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外走(2 / 3)

加入书签

之行本来就不愉快。何况商量结果几乎毁了我。

一个人(哥回厂里)回到家以后,我把自己关在楼上。夜色渐渐笼罩了大地,我听见家门前走过董家三媳妇,她在问我童年时的伙伴陈琳,“他们家鸿是不是没被录取啊。”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已经深深刺痛了我。我自己也很难过,如果补报志愿再没被录取的话,我真的就没大学读了。想想十年寒窗,就毁在填志愿上,真是遗憾可惜。我的高考分数不是没上大学啊,上了二本线却没大学读,肯定会让村里人耻笑的。他们虽然不懂一些基本事实,但是耻笑起人来是毫不留情的。因为他们的嘴巴总是闲着,我的事情正好充当他们的谈资。村子里的流言肯定会笼罩在我狭小的天空上,让我透不过气。我该如何平复自己委屈的心情,如何面对自己的妈妈、哥哥、其它亲人,我又该如何面对自己心灵上永远的伤疤,该何去何从?

吃过晚饭后,我在妈妈面前一遍遍喋喋不休地对表舅冷嘲热讽:“真是你的好表弟啊!你知不知道,你儿子的一辈子都叫他给毁了!他这是帮什么忙啊!他什么忙都没有帮,他帮的是倒忙。他只是按照我的高考分数填。……当初还向爸爸夸下海口,什么鸿高考差几分包在他身上。现在倒好!我连大学都要没的读了。”妈妈听了哭笑不得,“你这孩子啊。有本事到他面前说去。你这么说不把他给气死啊!”

说着说着,我竟然想到让妈妈打个电话去奚落他。我一个劲地对妈说:“妈,你帮我去骂他吧。你比他大,你骂他不要紧。”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怨气。妈妈终于被我鼓动。结果表舅一赌气又说让我去复读,复读所需的一万元他来出。(我们那里复读反而要多交钱)

他说的轻巧!浙江省2004年开始采用新教材,而我们使用的还是老教材。高考之前,班主任就反复用这个理由说复读我们并没优势。复读一年难道我就一定能考得更好吗?即便考得更好,那我所受的压力和痛苦呢?这一万元大洋呢,这一年宝贵的青春时光呢?还有那必不可少的体检呢?2003年是因为非典延后。2004年势必会安排在高考前,我再去复查是不是又要影响高考心态。不,永远都是个未知数。单单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就可以让青山失色,让绿水浑浊。

我还是不甘心,翻着志愿填报书上的省城高校。发现很多高校都有自主招生名额,包括省城某高校。我又说服妈妈去打电话给表舅。问那自主招生名额是不是意味着可以走后门,反正可以的话,你帮我弄进去,把家里条件好的名额踢掉几个,他们应该无所谓。反正我的高考分数够了,走后门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妈妈又替我跑了一趟小店,可是表舅说,他毫无办法。我在心里说,毫无办法你早说啊。当初你就不该让我来省城找你商量。

我跟妈妈唠叨:“他(表舅)应该知道我家情况。知道农村人考上大学生不容易,他自己不也从农村出来的。他这叫忘本,不负责任……”

7月26日,表舅发短信给我哥,上面只有某某学院,中文,录取。几个字,哥不明白,让我打电话去问问。那含义就是自己已经被外省的某某学院中文系录取了,我没有很高兴的感觉。只是放下了心中一直以来沉重的包袱,舒展了高考体检以来一直紧皱的眉头。我终于没有被大学抛弃,终于踏上了二本的末班车。

在L县填了补报志愿后,表舅才给了我一个浙江省教育厅某老师的电话。可是已经毫无用处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我打电话过去是问外省那所某某学院,和省内某学院相比,哪所学校好一点。那老师说,外省某学院毕竟也在省会。

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在一个阴天傍晚送到我家的,比正常的二本迟了半个多月。或许等待了太久,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有些激动。另外一个感觉是我把自己卖到外省了。拆开那个大大的信封,里面有学校的简介。原来也是2003年刚刚合并的一所高校,刚刚升格为本科院校,有两个校区。占地多少,师资怎样,学生多少,大部分学校的简介都是这样一个模式。村里一个比较关心我读什么大学的村干部来我家,看了我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学校简介,他说了一句典型的具有农民特色的话:“这所学校比我们某个田畈还要大。这所学校还不错。”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前,伯父的儿子华哥来我家好几趟,都说要带我去江西姑妈家。他每次都笑着说:“鸿,姑妈叫我们去她那里玩。现在你考上大学了,有3个月的空闲时间呢。……姑妈的外孙也是今年考的大学。他被江西财经大学第一批录取了。说起来你还是他舅舅,怎么考不过他呢!他还比你小一岁,他们那里没有六年级的,所以比你早一年考大学……趁现在去姑妈家玩玩,以后你自己就知道怎么去了。毕竟姑妈和我们之间的血脉亲情就靠我们后辈来延续了啊。……”我想也是啊,出去见见世面也好,见见自己另一血脉的亲人。于是我说“好的。只是去了不知道会不会给姑妈添麻烦。”华哥笑得更大声了,“我们去看姑妈,她高兴还来不及呢?”妈说:“等鸿的通知书到了再去吧。”

八月中旬,华哥来我家说:“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