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1 / 3)

加入书签

于姨娘抽抽搭搭地,想到媛姐儿也十三岁了,在家里待不了两年;纪慕云满心庆幸,昱哥儿是个男孩子。

不多时,大红吉服的新郎官花锦明在众人簇拥下进了院。

满院灯火中,只见他约莫十八、玖岁,面如冠玉,个子很高,举止矜持,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英俊少年。

花锦明目不斜视地踏入正堂,先给左手太师椅中的岳丈曹延轩磕头,敬茶,接过红包,又给右首太师椅中的王丽蓉磕头,王丽蓉低头说些什么,大概是托付女儿的话,他昂首应了,引来一片赞誉。

看上去,是个不错的少年郎,纪慕云心想。

曹延华和三太太引着盖着红盖头的珍姐儿,在媛姐儿、秀姐儿素姐儿和几个同族姐妹簇拥下,缓缓走到新郎官身边。曹延轩叮嘱“白首之约,相敬如宾”,王丽蓉哀哀痛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曹延华忙在旁说“同心同德,琴瑟相合”。

花锦明喝了三杯上马酒,鼓乐齐鸣鞭炮阵阵,新人出了正院,宝哥儿还小,东府三爷嫡长子、兄弟排行

夏夜漫漫, 庭院中的桂树不声不响结着果实,西捎间里的昱哥儿香甜地睡着。

一时间,帐子里安安静静,纪慕云低声道:“爷, 今日客人很多吧?妾身在内院, 见来了好多太太夫人。”

这句话一说, 她感到身边的男人一下子从“成年男人”变成了“感慨女儿出嫁”的老父亲。

曹延轩嗯一声,“京城大嫂没来, 六嫂来了, 二嫂四嫂路途太远,派人送礼回来。”

入曹府一年多, 纪慕云已经知道, 曹家东府六房六位爷, 长子、二爷、五爷是嫡出,其余三位爷是庶出, 读书举业,际遇各不相同:长房、六爷跟随曹老爷在京城;三爷、五爷没有出仕, 留守金陵老家;二爷、四爷在外地为官。

她恭维道,“我们家四小姐真有面子。”

曹延轩笑着摸摸她脸颊, 继续数到:“城里丁家、顾家、路家来了人--大嫂是顾家的姑娘,四嫂是路家旁支。我这一代姑娘少, 除了我姐姐, 二姐嫁到顾家,可惜,生孩子的时候没熬过去。”

短短一句话, 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纪慕云叹息:“那, 二姑奶奶有没有孩子留下来?”

“有个女儿静姐儿, 今年八岁了。”曹延轩平静地说,“今日珍姐儿成亲,跟着过来了,你没见过。”又说“还好,二姐夫人不错,续弦对静姐儿也很好。”

金陵六大世家,一等一的是曹家,丁家,顾家和路家,珍姐儿夫家花家和七太太娘家王家、褚举人家要次上不少。六大家联络有亲,互相扶持,此消彼长,隐隐约约拧成一股绳,在江南是地头蛇,在京城也颇有实力。

纪慕云是土生土长的金陵人,离乡多年依然知道。

曹延轩又讲了今日来的贵客。知府没有来,知府太太和女儿冯碧云是到了的,同知家的刘月如、通判家的卉娘都来了。当然,官场中人看的不是他曹七爷一个举人,是给曹家面子。

絮絮讲了半日,纪慕云伸长手臂,从床头拎起用棉罩子罩着的茶壶,倾了温水给他,曹延轩不接,就着她手里喝了。

“下午妾身瞧着,四小姐打扮得可真漂亮。”这句话不都算奉承,今日的珍姐儿确实美丽,“四姑爷也是个体面人。”

曹延轩唏嘘起来,露出伤感神色,“那孩子,也不知在人家家能不能过得好。”又解释“夫婿比她大四、五岁,只盼着,平常过日子能让她一让。”

难不成,珍姐儿嫁到花家的原因之一便是“曹延轩和七太太同岁,日子过得冷冰冰,像陌路人”,便给女儿找了个大几岁的夫婿。

她便说:“花太太是体贴人的,四小姐自然不用愁。”

和婆母相处的好,媳妇就能在夫家站稳脚跟。诺,纪慕云自己祖母早逝,母亲没遇到过婆媳之事,姨母和姨丈的母亲性格相投,亲若母女,大事小事婆媳两人有商有量,姨丈自然和姨母更加恩爱。

曹延轩却迷惑地望过来,“你见过花太太?”

纪慕云咯咯笑,“爷,妾身哪里见过花太太?妾身是听说,花太太几次到家里探望太太,四小姐生辰宴也来了,今日婚事办的风光体面,想必是个好相处的。”

曹延轩恍然,感慨身畔女子,院里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外面的事情一听就懂。

“我们家和花家同在金陵,相知多年。花家家底不如我们家,也颇为殷实,吃喝是不愁的。”他随口说道,“珍姐儿的祖父是花家二房独子,曾任登州知府,可惜早逝,珍姐儿父亲亦是独子,比我大九岁,如今在江西南昌任通判,姑爷上面有一个胞姐。”

三代单传?

纪慕云默然:昔日姨母给她找夫家,对家中几代单传的人家避得远远的,告诉她“不是男人身子不好,就是媳妇管得严。若是前面还好,大不了纳两房省心的妾,遇到糟心婆婆就麻烦了。

而且,丈夫是独子,公公婆婆盼着开枝散叶,媳妇进门就生儿子还好,如果生不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