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 / 3)
于姨娘穿了墨绿色对襟素缎褙子,姜黄色百褶裙,依然戴了那朵名贵的点翠红珊瑚珠花,见她就愣了愣,“妹妹今日可真漂亮。”
媛姐儿还在孝里,穿了月白色对襟素缎褙子,珍珠白百褶裙,带了珍珠流苏钗子。一进门,她就高高兴兴地给纪慕云行礼,吩咐丫鬟“把我做的花给姨娘。”
丫鬟捧来个匣子,里面放着适合冬天的绒花,有梅花有月季,有牡丹有水仙。媛姐儿喜欢做头花,自从学会了,每月都做几朵,越做越精细,纪慕云要给儿子和曹延轩做衣裳,反倒做的少了。。
纪慕云一瞧,于姨娘鬓间戴一朵墨绿色月季绒花,媛姐儿自己戴了一朵黄心白花瓣的水仙花,便笑着挑了一朵鹅黄色腊梅,让绿芳别在自己发间。
媛姐儿还带了七、八朵头花,分给绿芳几个,又给了强哥儿蓉妞儿压岁钱。于姨娘有点惊讶地打量昱哥儿,“几日不见,十五少爷都这么大了。”
自从媛姐儿常来双翠阁,于姨娘来的就少了。
柿饼、豌豆黄、玫瑰果馅饼、椒盐牛舌饼、松瓤鹅油卷、桂花栗粉糕、糖蘸核桃,用黑漆红底食盒盛着的各色果脯、瓜子、花生、蜜饯,用蜜饯橙子泡了茶,还有牛乳蒸燕窝
纪慕云依然不太打叶子牌,好在吕妈妈石妈妈打得好,和于姨娘一打一个下午。纪慕云陪着媛姐儿在东次间画画,一年过去,媛姐儿画的梅花比去年有神韵多了。
纪慕云忽然想起来,从卧房取回一副画卷,媛姐儿打开一瞧,是一副红梅傲霜图,大大小小的梅花挂在堆着积雪的枝头,给人一种带着清香的寒意。
说来也怪,梅花都是五瓣梅,却只勾勒了花瓣边缘,没有填充颜色。
“姨娘,是您没画完吗?”媛姐儿好奇地看看画纸,又看看她。
纪慕云笑道:“是让你练手的。”把那副梅花图挂在墙壁上,“这叫九九消寒图,你数一数,这画上一共多少花瓣?”
九九?难不成,八十一片花瓣吗?
媛姐儿真的一片片数过去,果不其然,大大小小各种姿态的梅花一共八十一枚花瓣。
“从冬至开始,每天画一瓣,一九二九三九,一直画到九九,便是立春了。”纪慕云一边说,一边提起画笔,沾了沾大红色,涂了左下角一朵花的花瓣,把笔递给媛姐儿,“你也来。”
还有这种事?媛姐儿叫人去了黄历来,从冬至数到今日除夕,一共三十五日,兴致勃勃地涂了七朵梅花三十五片花瓣。“姨娘,这个好有意思。”
消寒图嘛,纪慕云当年也是喜爱过的,仰头回忆:“我师傅很擅长画这个,梅花桃花杏花,还有什么龙舟、宝瓶和棋盘。对了,还有一种玩法。”
说着,她取了一张白纸,用小刀裁成长条,伏案书写起来,夕阳余晖从糊着高丽纸的窗户照进来,给全神贯注的女郎周身镶了一层金边。
媛姐儿睁大眼睛,手指跟着她的笔锋转动,念到“庭~前~垂~柳~”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纪慕云喜欢这句诗,提着笔,看着面前端庄清丽的字迹,心里是满意的,“数数看,是不是每个字都是九划?每日写一划,和画画的感觉又不同。”
耳边却传来媛姐儿惊喜的声音:“爹爹!”
他回来了吗?
纪慕云霍然抬头,见到远处门边一位披着玄色披风的成年男子。他脸庞消瘦,眉宇间带着凝重,身体与平时不同,绷得紧紧的,目光却很温柔,见到她的目光,嘴边泛起一丝笑容。
“北方流行宫中规矩,我们这边,大多画消寒图。”曹延轩对女儿说,“虽是消遣,亦有趣味,你两样都可学学。”
媛姐儿恭声答应,喊人“上热茶来”,问父亲“有几日没见十一弟了。”
曹延轩还没答话,昱哥儿兴奋地“包,包哥”的声音已经顺着门帘传进来了。媛姐儿给父亲福了福,便去找两个弟弟了。
下午绿芳问的时候,纪慕云便有种感觉,只要曹延轩没出金陵城,一定会回家来的。如今他本人就在面前,纪慕云早忘了自己的笃定,仿佛一辈子没见到他似的,握着笔三步并作两步奔过来,“您回来了!”
曹延轩默不作声地把她揽在怀里。熟悉的气息铺天盖地笼罩过来,纪慕云闭着眼睛,眼睛不知不觉湿了。
随后他放开胳膊,原来是丫鬟低着头端上茶来。
“今天过年,备了什么吃的?”他笑道,拍拍自己衣袋:“有好东西。”
纪慕云低声欢呼,从他衣袋取了一个巴掌大、鼓鼓囊囊的藏蓝袋子出来,解开细绳,满满盛着拇指大的珍珠。
有粉色,有白色,有红色,甚至还有黑色的,在夕阳中散发着朦胧的光。
纪慕云拈起一颗惊叹:“真漂亮,给六小姐串一串项链吧,留着当嫁妆。”
曹延轩笑道,“广州那边来的,一共四十七枚,你分一分,媛姐儿十颗,珍姐儿十颗,宝哥儿昱哥儿各五颗,剩下的你收着。”
女孩子富养,男孩子不能娇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