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戏明 第233(1 / 3)

加入书签

文哥儿撒丫子跑了。

自二月以来礼部就忙得脚不沾地得把人手都投入到会试的准备工作和核验工作来。

乡试时印卷是由十三道布政司以及两京府衙负责的会试就是礼部来主持了。

各地考生须得带上自己的乡试答卷以及自己买好的试卷到礼部报到方便礼部官员确定他们的身份严防有人冒籍、替考或顶替。

文哥儿跟着他哥把科举流程都观摩了一遍,只觉整个过程繁琐得很。听说进了考场以后每个号舍外面还会安排一个士兵站岗来着!

这可是关乎国家选拔人才的抡才大典大伙都非常谨慎。

二月初九会试第一场就开始了文哥儿又告了假跑去送他哥入考场,顺便在大门口瞅瞅里头修成啥样了。

其实从席舍改成号舍,对考生来说也没舒坦多少,像王守仁他们这样长得高大点儿的,夜里谁在里头都没法好好舒坦手脚的。好在现在至少不用日晒雨淋了!

文哥儿送王守仁等人入了考场,与金生一同回了翰林院,总感觉翰林院空落落的。再想想新的庶吉士们进来了,钱福他们这一届庶吉士也该散馆了,便那么一点儿离愁别绪涌上心头。

想一直热热闹闹果然不容易,也不知道新来的庶吉士愿不愿意带他玩!

文哥儿从来不会把话憋在心里头,麻溜跑去找到钱福他们,对着有可能去出任科道官的熟人好生依依惜别一通,并叮嘱他们如果要出去地方上巡查的话给他写写信,千万不要忘记他们曾经在翰林院一起读书的日子!

这话说得,大家鼻头都有点泛酸了。

钱福却是毫不留情地揭了文哥儿的底:“最好在信里给你介绍介绍去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对吧?”

众人:“…………”

伤感的气氛一下子消散无踪。

好不容易酝酿出来的惜别氛围荡然无存,文哥儿气哼哼地嘀咕道:“你又不能去,你得在翰林院当修撰!”

给他这么一讲,这翰林院修撰倒像是苦差事似的。

钱福伸手往他脑袋上做出“醍醐灌顶”的手势,一脸高深地说道:“我已经把状元气运匀给你了,以后你也得当这个翰林院修撰。”

文哥儿:?????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想害我!!!

靳贵等人见一大一小都没把状元当回事,一时也不知该谴责谁好。你俩不想当状元,不知多少人想当!

不行,得把这两人的可耻行径记下来,等散馆之日写成诗文叫天下人都听听他们这讨人嫌的对话!

趁着翰林院出了不少人去忙活会试的事,大家都放松心情开始摸鱼。

文哥儿下午还是去摆摊,前段时间还有不少考生慕名来他摊子前看神童(甚至还有人异想天开妄图摸他脑壳蹭点神童气),现在考生们都被关进考场了,他的摊子前倒是少了不少生面孔,没客人时基本是老熟人过来闲聊。

那第一天来光顾文哥儿摊子的闲汉李大壮倒是找着正经活儿干了,现在来得挺少。

今儿李大壮特地过来找文哥儿,且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领着那个同样来过一次的浓妆女子。

女子今儿已经没涂那种浓艳的妆容了,自从她替死去的好姐妹出头,不少人都觉得她很有情义。

李大壮也是其中之一,他埋头攒了大半年的钱,才鼓足劲去问这个他曾经看不太上眼的相好愿不愿意和他好好过日子。

像她们这样做过那种行当的,哪个背后不是一把辛酸泪。就像明知道那些劣质脂粉施多了对自己不好,她们还是要在脸上施上厚厚的一重,仿佛那就是她们的铠甲一样。

当初若非心中实在愤懑难平,她都不敢在大白天走出那处狭窄的“暗门子”。

这种情况下有人愿意娶她,她心里自然是乐意的。

李大壮说了,等他们成婚了,就跟着他东家一起到南边去,到那儿没人知道她的过去,他们可以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说这话的时候,李大壮的脸庞已经晒得黝黑,再不是前年那游手好闲的浪荡样。

李大壮两人把事情原委讲完,红着脸问文哥儿愿意不愿意来吃他们的喜酒。他们在京师没旁的亲友,就想请大伙去吃上一顿喜宴,吃过这一顿就去南边定居了。

文哥儿听他们居然不声不响成就了好事,还把以后怎么过日子都打算好了,自然欣然答应。

三日后,文哥儿就去参加了李大壮夫妻俩的婚宴。

两人没多少积蓄,不过赵老太太夫妻二人大方地把他们家院子借出来给他们宴客用,亲自替他们操持了这场婚事,甚至还把平时压根不想出门的弟弟赵渊喊过来掌勺。

文哥儿也是这时候才知道赵渊不仅在种植方面很有天分,连做饭都很好吃,不由很幽怨地看着赵渊,眼神里的意思是“我们都合作种地一年多了,你居然没给我露过这一手”。

赵渊:“…………”

就知道不能随便出门。

文哥儿蹭了顿好吃的婚宴,回家前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