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醉枕东都 第163(2 / 2)

加入书签

是专门给亲兵置的夹衣。

“不知道大兄在凤翔如何,我让他在陇州买地,也不知好不好买。”

元桥哈哈笑道:“现在全家听你指挥,让别人知道,一定说我们苏家疯了。陇州过去就是吐蕃,你到边疆买地肯定买不到,因为都是荒地,根本没有主人。”

“那里阳光充裕,种白叠子最合适了。如果有地,我明年就叫人过去种白叠子,明年冬天,大家就有棉衣穿了。”

在洛泱心里,陇州当然不是最好的地方。

什么时候大唐能从吐蕃手里,把兰州、会州、渭州收复就好了。

我就到那里种棉花去。

两人正聊着,李奏他们走了过来。李奏笑道:

“你这暖房真是个好东西,宫里有温室殿,那是温泉水从殿底下过,虽然温暖,但湿气太重,不能长时间在里面生活。

你的暖房是火烧的热气从底下过,暖和又没有湿气,还可以自己调节,若不考虑买炭的银钱,真是强过温室殿百倍。”

“所以,说到底还是有钱人才能用得起。”

洛泱叹了口气。有钱人就算没有暖房,也有火笼取暖,真正受冻的,是贱民、平民。

“阿慕,你还不把穷人也能享受得的东西,拿过来给小娘子看?让她高兴高兴。”李奏朝马车边的阿慕说到。

阿慕在车厢里提出一个麻袋,乐呵呵的放到洛泱脚下,他把袋口撑开来,从里面捧出一捧米粒来。

这米粒显然是筛过多次的精米,米粒比平时见的稻米要短许多,白白圆圆的很可爱。

洛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这是……”

“没错,小娘子,就是您想的,曹福广把占城稻给种出来了!”

阿慕有些激动,见洛泱摊开手掌,便小心的将一撮稻米放在她的掌心里。

洛泱的竹筒育苗杯起作用了,用仅有的一袋原土育出壮苗,再将壮苗移植到田里。壮苗适应能力强,从出苗到稻谷成熟,仅仅用了五十四天。

赶在寒冬来临之前,绿柳庄收获了第一批占城稻。

小庄头曹福广立下的誓言,他做到了。

“曹福广说,只试种了一亩田,收的稻子都不许吃,全部留作明年的种子,就这一袋送给小娘子和夫人尝尝。”阿慕笑道:

“我听说,小曹庄头现在可威风了,他种出了新稻子,殿下就要施行原来的约定,明年不再要大家交铜钱,两税都用粮食抵交,大家等于省了一笔钱。

再加上占城稻是谁种谁得,一亩只用交回一袋种子,这谁不愿意?

咱们东庄明年也这么干。几个庄子都商量着,明年家家养猪,这样一年也能吃上两回肉,再到东庄酒坊沽点酒,就快活似神仙了。”

李奏、元枫他们没为吃穿发过愁,这种快活没有太深切的感受。

但阿慕和那些庄户一起生活过,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见洛泱还看着手心的米,阿慕小心翼翼的问:

“小娘子,这是不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洛泱被他逗笑了,自己在绿柳庄,鼓励他们种占城稻时说的话,他就这么记住了。一时间,她豪气冲天:

“对!就是要让跟着我们的人先富起来。”

院子里的人全都满心欢喜。

那些突厥小子早尝到了甜头,这次小娘子生辰,阿夔的娘也让人送了不少东西过来,其中就有他们爱吃的羊奶酪。

他们有些人添了弟弟妹妹,有些人升级做了舅舅叔叔。

就像阿夔说的,他娘再不用为族里添了人口,拿什么来养活发愁了。

元枫想起一件事,对洛泱说到:

“我们在东市又开了一家食铺,这已经是长安城里第四家了,季扬托我问问,不知郡主几时能赏脸光临自己的食铺?”

现在他们的食铺不再叫铁板烧,因为龙门小彭庄已经开始用石炭冶铁,他们食铺已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铁锅。

季扬除了能做小娘子菜谱上的炒菜,他还根据唐人的口味,做出了各种鸡鸭鹅的做法。

让这些便宜的家禽,做出了更多的好味道。

那一次擦肩

五郎押着粮草、军资,踏上了回同州军营的路。

他带去的,还有半袋占城稻米。

洛泱站在春明门外,看着五郎渐渐远去的背影,穿着军装铠甲的他,威风凛凛,再不是与自己嬉笑打闹的那个青葱少年。

从春明门回城,城门边就是兴庆宫,洛泱索性进宫去看望太后。

“伊阳!”

刚走到龙池,就听见清源叫她。转头一看,清源正急急匆匆从花萼楼方向走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