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她整个人都在发光(2 / 3)

加入书签

打听了,这次面试是五个老师一起的,有贺建秋,里面的那个周正民,还有江玉书

这些是蒋蒙早就知道的,她坐在休息区正在喝水。突然头上笼罩了一片阴影。

她抬起头,发现温绮正站在她面前。

温绮的下巴抬得高高的,像是在拿鼻孔看人。

你和江学长什么关系?快说。

蒋蒙实在受不了被她这么盯着,又想到以后还得跟她大学同窗三年,少不得有要相处的时候,就耐下性子解释:我们俩不是很熟悉,见面也只见过两三回,还是因为有共同认识的人。你要硬说我们是什么关系,那就是不熟的关系吧。

温绮听到这才心里好受了些,你最好是这样。我喜欢了学长四年,没人能把学长从我手里抢走。

来来来,准备了,上二楼,面试要开始了。助教老师在楼梯口喊道。

蒋蒙不再理会她,往二楼走去。

蒋蒙还是第一个进场。

贺建秋坐在五位考官的最中间,见了她也没什么明确的表示,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倒是最边上的江玉书,冲她笑了笑,用嘴型让她别紧张。

她刚坐下来,江玉书左手边的女老师率先发话,问了她一些很基础性的问题,她一一作答后女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周正民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了,你要是以后进了川文大,想做什么研究?

我一直对昭凉史比较感兴趣,应该也会坚持做这方面的研究。

哦?那你应该了解的不少了吧?说说看《新昭凉史》和《旧昭凉史》这两本史料的区别在哪?

咳那个女老师在后面轻轻拉了拉周教授。周教授这题有点超纲了

"来,你说啊,不是感兴趣吗?别告诉我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周正民不顾旁边人的劝阻,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味道在里面了。

《新昭凉史》是后续王朝南应建立之后为前朝昭凉编制的史书,是我国正史体例的一大开创,为后世所沿袭,它侧重于精简史料,但也选增补了一些《旧昭凉史》没有的部分,例如选举制,兵制的阐述,《旧昭凉史》是昭凉灭亡处在断代之际编制的,年代比起新的要早将近五十多年,胜在如实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对邻国关系史方面也记载的比较详细。但由于长期没有印本,书中存在不少残缺和有歧异的地方,需要在参考的时候核实一些其他的史料加以佐证。周教授,我的答案你还满意吗?

周正民哼哼唧唧了半天,想挑刺却也挑不出来。

贺建秋也很满意,行了,看来是下功夫了的,小周你也别难为她了。

周正民却还不服气,你不是初试第一吗?那你水平理应比其他人高,这些都是你应该会的。来,再把《新昭凉史》选举制的综评那一段给我原封不动地背出来,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厉害。

这话一出,连贺建秋都听出是在故意难为人了。小周?他皱了皱眉头。

背古文言文史料,还是随意的选段,这是很多大学教授都做不到的事,周正民这样为难学生可以说是明目张胆了。

周教授江玉书有些看不下去了,正准备出言反驳他。

没想到蒋蒙顺着他说的那段就背出来了, 这段不长却也不断,哪怕没有卡壳蒋蒙也背了足足五分多钟。所有人见识了这一幕可以说是目瞪口呆了。

贺建秋却不意外,蒋蒙上辈子真正让全系教授都佩服的地方就是记忆力出众了,她从小就这样,背菜谱也是看一遍就会,要是论背书真的没什么人难倒过她。

行了。贺建秋见蒋蒙被人这样为难也有些动了气了。都考到这个份上了还要考吗?请下一个进来吧。

不行!!周正民却有还是不依不饶,让这样大学都没上过的人进了我们学校,我们还是重点大学吗?我丢不起这个人!我不同意!

周教授!贺建秋重重拍了下桌子,国家规定没封死这条路,她考上了就是有资格!你不信去外面拉过来剩下的29号人,看看有谁能背出这一段的?!难为人也不是这个难为法!

周正民重重喘着粗气,他从上个礼拜出了成绩就看这个初试第一不顺眼了,自从他进了大学带过这么多届研究生以来,还从来没这么开眼过!高中生啊!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他甚至故意拿修士期末考试的试卷给她答,就这都没拦住她!

周教授。蒋蒙看着他,表情很平静。大学里理应是按照学问来论长短,而不是出身吧?虽然不能否认的是,好的学校里出人才的几率是大一些,但像我这样起点很低的人也不是没有,二十年前岭南大学历史系的陈天健教授甚至只有小学学历,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为上古史做出的贡献呢?让一个小学学历的人当大学教授,也是给大学蒙羞丢人了吗?

江玉书看着她,她的腰板挺得很直,一点也没为自己的学历自卑,甚至反驳得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只是个很清秀的女孩子,长相也并不耀眼,但这一刻江玉书却觉得蒋蒙整个人都在发光。

是啊。江玉书也感慨道,说起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