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3 / 4)
&esp;&esp;明军体系非常的繁杂,有募兵为主的营哨战兵,也有普通卫所兵组成的营哨兵,还有普通卫所兵,然后还有各地巡抚们直接征召的青壮民夫组成的各种县勇啊什么的,乱七八糟的让人看了都头大,根本搞不清楚对面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
&esp;&esp;而且最恶心的就是,你看发现前头有个某巡抚直属的抚标,兴许以为就是精锐战兵了,但是上去一打就会发现,这原来只是一群临时征召的民夫……
&esp;&esp;然后又看到一支某卫所将领手底下的卫所兵,以为只是一群卫所兵渣渣,结果上去一打,就会发现里面全是挂着家丁名头的募兵精锐。
&esp;&esp;没搜集到详细情报,又没有实际接触之前,保乡军的将领们其实很难搞清楚对面这些明军到底能不能打……
&esp;&esp;别说保乡军将领搞不清楚了,就算是洪承畴和杨嗣昌,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手底下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
&esp;&esp;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对面的明军依旧没有太多火炮,尤其是长管的火炮。
&esp;&esp;而这也就给了保乡军发动渡河攻势的底气!
&esp;&esp;第225章 渡江优势在我
&esp;&esp;会议室里,徐志贤对着墙上挂着的大片地图,一边用指挥棒指着地图一边道:“根据我们目前搜集并整理的情报,初步得知西边的关中府金州一带有明军大约两万余人。”
&esp;&esp;“西安府的山阳、商州一带有明军大约万人。”
&esp;&esp;“汝州方向的鲁阳县以及叶县一带,有兵大约两万五千余人,该部明军都由左良玉统帅。”
&esp;&esp;“四川夔州府那边,巫山城一带有明军或土司兵约万余人。”
&esp;&esp;“在楚南一带,武昌这边大约有兵力两万多人,岳州一带有兵大约万人,宜都那边估计也有个四五千人。”
&esp;&esp;“东边的黄梅前线,在宿松、太湖一带应该有两万多人。”
&esp;&esp;“大别山另外一边的汝宁府,主要是信阳一带有兵大约七八千人。”
&esp;&esp;“上述这些,都是可以直接查探到的明面上的兵力,而这些地方的后头是不是还有更多兵力,目前尚不得知,但是我们也搜集到有消息,据闻明廷已经正在调江西、江南、浙江、两广、云贵等地兵力北上。”
&esp;&esp;“同时也有消息说,明廷已经准备抽调宣大、蓟辽等地兵力南下中原。”
&esp;&esp;“毫无疑问,他们调集这些兵力的主要目标就是我们。”
&esp;&esp;“因为根据陕西那边传来的消息,明廷洪承畴已经在关中一带集结重兵围剿高迎祥等流贼,目前流贼节节败退,恐怕已经是不能支持多久了,之前已经有不少流贼不敌明军,最后逃亡我军控制的郧阳一带,都被我第二守备师等部队击溃整编。”
&esp;&esp;“明廷不可能为了这些流贼还抽调边军的,所以他们的目标只能是我们!”
&esp;&esp;“此外还要考虑到,洪承畴在关中一带击溃流贼主力后,极有可能率领重兵进犯我楚北。”
&esp;&esp;当徐志贤简单介绍了明军的大体情况后,也就落座了,此时罗志学开口到:“敌我双方态势已经明了,伪明军看似兵力众多,但是却分散在各地,连扼守长江天堑的兵力也只有两万余人。”
&esp;&esp;“而我军虽然也多线作战,但其他战线均处于守势,可以抽调更多的机动兵力发动渡江攻势!”
&esp;&esp;“此番渡江攻城,优势在我!”
&esp;&esp;甭管实际情况如何,先给自己也给一群将领们鼓鼓士气再说!
&esp;&esp;说完罗志学把目光投向了第一师师长李成通:“后头这渡江攻城,武昌这快硬骨头还是得你们第一师来啃,回头把第二旅等部从黄州府调回来。”
&esp;&esp;李成通当即道:“臣遵旨,攻打武昌我第一师将士责无旁贷,断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esp;&esp;说着,他又对新任第四师师长董明杰道:“你第四师的第七旅不是人员已经齐备了嘛,先过去黄州府接防。”
&esp;&esp;“第八旅也要加快整编,能不能顶得住以后再说,现在要先把架子搭起来,把人凑齐了,再不济也能凑个数镇守后方!”
&esp;&esp;董明杰也是道:“臣遵旨,回头我就亲自带部队前往黄梅,一边驻防一边训练。”
&esp;&esp;董明杰说话的时候都是带着兴奋,这不仅仅是因为开国时候他获得了伯爵爵位,而是因为开国之前,罗志学把他调来汉阳,让他当首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