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节(3 / 4)
路途太远,绕道东侧要近一些,因此第七师走的是庐山东侧一线。
&esp;&esp;这因为绕路,加上道路也不算好走,所以这才给了星子城的明军有充足的撤退时间。
&esp;&esp;但是,这些明军最终也没能逃走……
&esp;&esp;因为他们在距离德安城大概十里外,也就是博阳河西北岸刚好遇上了第一骑兵旅……
&esp;&esp;五千多明军营哨兵,面对上千王瞎子亲自率领的精锐骑兵,那结果是不用说的。
&esp;&esp;他们除了原地驻防死守外,根本就没有其他办法,属于典型的打不过走不了。
&esp;&esp;而且原地防守也是麻烦的很,因为人家第一骑兵旅转身就拿出来了好几门两斤半野战炮对着他们的营地进行炮击。
&esp;&esp;如此煎熬了两天后,等到第七师也跟上来后,这五千多明军的下场就已经彻底注定了。
&esp;&esp;顽抗一番,死伤了数百人后,剩下的四千大几人突围无望之下被迫投降,顺带着还把他们之前从星子城里带出来的大批钱粮交了出来。
&esp;&esp;而这个过程里,一河之隔,距离只有区区十多里的德安城内的数千明军,从头到尾都没出来过!
&esp;&esp;星子城撤出来的明军统帅,副将温廷锴对德安城内的友军坐而不动,坚决不救援的行为愤怒无比。
&esp;&esp;投降当天,他就主动投诚,表示要为大楚帝国效力了,而且还说大楚王师要攻打德安的话,他温某人愿意率军当前锋。
&esp;&esp;第331章 阿济格大战洪承畴
&esp;&esp;大楚帝国承顺二年八月十二日,楚军攻克九江城,史可法率军突围,遭到楚军拦截,只剩不足三千人逃亡湖口,九江城明守军三万五千余人,十不存一。
&esp;&esp;八月十四日,南康府星子城明军主动退走,次日楚军第七师杀到星子城,城内官员士绅以及残兵数百开门献城。
&esp;&esp;八月十六日,楚军第一骑兵旅在德安城西北约十里外,拦截原星子城逃兵五千余众,十七日,楚军第七师抵达,两部配合猛攻该部明军,明军死伤数百后投降。
&esp;&esp;八月十八日,楚军渡江杀到德安城,城内约五千守军不敌而逃,楚军骑兵追击之,斩杀俘虏甚众,只余两千余逃亡南昌。
&esp;&esp;而到了这里,楚军基本上已经攻克了明廷史可法构筑的九江防线的大部,只剩下鄱阳湖东岸的湖口独立支撑。
&esp;&esp;同时江西省治南昌也是人心惶惶,因为南昌的守军甚至都还不如之前被楚军攻克的德安呢。
&esp;&esp;因为之前明军为了在九江一线挡住楚军,不仅仅史可法这个安庐巡抚麾下的兵力调集到了这里,江西巡抚,南赣巡抚甚至应天巡抚的兵力都是派往了此地。
&esp;&esp;如此,九江一线才能够汇集起来五六万之众的明军。
&esp;&esp;然而经过九江、星子城、德安三战,明军已经被歼灭了足足四万多人,剩下的部分主力也是在湖口。
&esp;&esp;至于南昌,距离前线一百多公里呢,在几天前都还属于后方城池,根本就没驻防多少兵力。
&esp;&esp;以至于前线明军惨败后,南昌城也沦为了粘板上的鱼肉。
&esp;&esp;对此,南昌城内的明廷文武官员乃至士绅们都是恐慌不已,在九江被攻陷,德化也陷落的消息传到了南城后,城内的大量权贵士绅们开始惶恐性出逃。
&esp;&esp;只是能逃走的始终只有少数人而已,一方面是很多人就算逃也不知道能逃到那里去,另外一方面嘛,楚军来的实在太快。
&esp;&esp;德安距离南昌也不过七八十公里而已,这个距离对于楚军的正常行军速度来说,也就是三天左右的事。
&esp;&esp;更别说因为之前攻打星子城的时候,因为大量官员士绅们携带钱粮逃亡,而且还是直接坐船逃走,搞的楚军追都没办法追,进而导致了大量的金银物资的损失。
&esp;&esp;这一次楚军学聪明了,为了防止南昌城内的那些官老爷和士绅们携带大量钱财逃亡,搞的最后大楚帝国收获较少,所以王瞎子和黄祥斌商量过后,决定让第一骑兵旅率先南下,先一步抵达南昌。
&esp;&esp;甚至第七师那边还匀出来了一部分骡马借给第一骑兵旅,好让他们加快南下的速度。
&esp;&esp;也不是为了攻打南昌,纯粹就是为了先杀到南昌,然后把路给堵住,免的那些官员士绅们又带着钱财跑了。
&esp;&esp;南昌城内的钱粮,尤其是那些官员以及权贵们的钱粮,早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