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四一六章 立春(3 / 4)

加入书签

是啥了不起的事,很多普通人接受采访呀,而且节目时间好像也不是多么金贵,第一条主要内容就有四五分钟那么长。第二条也是主要内容,也都是些普通人,看着可能比杨景行还小的一些年轻人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寒环境里坚守工作岗位上奉献了不平凡。新闻联播好像也不正经了,居然帮着打相亲广告。

两条主要内容就是十分钟过去了,第三条是没预告的,跟午间的有点像,逛庙会,不同的是中午说的洋人感受中国文化,这会的是洋人在庙会上表演给中国人看,又是一分多钟的。

庙会之后又轮到女主播单人画面,笑容算是灿烂:“中国新年期间,世界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于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上演的中国新年音乐会表现尤为抢眼。”

杨程义最先冲出去,亲人们动作都不慢,主播话音刚落饭桌上就剩杨景行一个人了。早知道何必搬电视呢,现在又只能站着看了。

电视上接下来就是林肯艺术中心小广场的画面,应该是下午光线还比较充足,还是女主播的声音:“当地时间二月三号下午,距离音乐会开场还有四个小时,热情的听众就早早来到纽约林肯艺术中心。”

画面一转,变

成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华人面孔面对镜头,字幕显示中国留学生,男生热情洋溢地呼这白气:“我们昨天从克利夫兰过来的……等不及了,刚刚在这里遇到好多中国人像回国了一样……”画面有明显的剪辑节约时间,男女一起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拜年。

接下来纽约听众接受采访的画面光线就明显暗了一些,一个还比较讲究的白人中年妇女面对镜头在叨叨叨,但是出来的声音是记者的普通话配音:“我很喜欢中国文化,昨天我们全家人一起过年吃饺子,像感恩节那样。”

接着电视画面就变成了音乐厅的外景,时间还是蛮紧迫的,马上又切换成音乐会的海报,声音再度变成女主播:“本次音乐会的主要曲目有两首交响曲,分别是十九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和我国著名作曲家杨景行作品。”

亲人们无视萧舒夏从列队左边扑到最右边杨程义怀里的肉麻,继续盯着电视。

画面上还短暂出现了的二胡和琵琶分谱呢:“杨景行在西方传统管弦乐的配器组成基础之上加入了二胡、琵琶、扬琴和三弦这四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作品具有浓郁鲜明的中国特色。”

“哎哎哎!”萧舒夏又激动了,画面上的耶罗米尔算是她认识的,也有字幕显示“纽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耶罗米尔”加以确认。

画面上耶罗米尔是背对钢琴坐着讲话,换了个没啥感情色彩的男声普通话配音:“杨景行第二交响曲是一首了不起的作品,作曲家把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国当代表达完美地融入交响乐体裁的发展之中……不同时代和文化交汇的魅力让我崇拜,也是对我的巨大挑战,但是听众非常喜欢……二胡三弦琵琶扬琴我都很喜欢,让我感受到全新的吸引力。”还是剪得不太合缝。

电视又变成纽爱排练的画面,女主播的声音再度响起:“为更好演绎中国作曲家的作品,音乐会主办方纽约爱乐乐团在数月前就寻求到与浦海民族乐团的合作。浦海民族乐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型民族乐团,乐团派出参与本次演出的十六位民乐演奏家以精湛的技艺得到美国专家同行的高度赞誉。”

萧舒夏又哎哎,字幕显示纽约爱乐乐团小提琴首席威尔逊,不过这会画面上的威尔逊比上美国节目的时候看起来艺术端庄得多,还是那个男声配音:我认为他们都做得非常好,,如果没有这些民族音乐演奏家的精彩表现,我们对作品力量和美的展现会大打折扣。

画面一转就进音乐厅了,镜头在比较近的距离仰视舞台,女主播的声音比配音还是好听多了:“晚上八点,音乐会以中国民歌作为开场曲……”

杨程义还挑新闻联播的刺:“纯器乐,又没人唱的。”

这个新闻录音质量真是不敢恭维,还好只响了几秒钟后就静音了由主播继续:“音乐会下半场,来自浦海民族乐团的十六位民乐演奏家由指挥家介绍登场,受到了现场观众热烈欢迎。”

新闻闪了两秒钟的一层观众席鼓掌画面,还是拍得有点技术的,看上去会让人以为音乐厅里座无虚席,中国面孔真的不少,没看到希拉里。

哎哟,这新闻还先从指挥家起手式开始给了好几秒钟的前奏之后才开始剪,并且在主播开始念稿子之后也没有把音乐完全消音,还能隐约听到一点。稿子也勉强称得上艺术化了:“作为本场新年音乐会的重头戏,中美音乐家联袂让中西古典音乐完美交融,让中国民乐的独特魅力穿越了记忆的时空缓缓道来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诗意与情怀,为全场观众献上了一场高品位、高水平、高质量的听觉盛宴。音乐结束后,观众全体起立向演员长时间鼓掌致谢。”

画面上看上去好像大约也是那么回事,但是这固定机位的的短暂局部画面还是赶不上纪录片,没三零六的那么有感染力说服力。

新闻又说了,浦海民族乐团的演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