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国不可一日无君】(1 / 2)
卢浮宫。
禄天香和张瑞凤走进房间,就看到法国佬全部一脸严肃,而且隐约透出几分愤怒情绪。
出什么事儿了?
“诸位请坐吧。”
安妮王太后待中国使节坐下,才问道:“贵使还要去英国吗?”
禄天香点头说:“要去一趟的。沿途出使各国,这是我国皇帝的命令。”
首相马萨林说道:“就在昨天,篡逆者克伦威尔派来使者,宣布明年初正式担任英国的护国主。他重新制定了英国宪法,议会的权力将移交到他一个人身上。他发起叛乱已经极不应该,杀死国王更是凶恶至极。即便英国国王是暴君,杀死国王之后,也该拥立贵族继位。”
“而现在,英国不仅没了国王,就连议会也被驱散。他的一切做法都没有依据,他破坏了传统、法理和规则!法国不会承认克伦威尔,也希望中国使者不要前往英国访问!”
好几个月前,克伦威尔就驱散了长期国会,却又没有把国会完全解散。
国会的议员们,只是不能做主了。但国会整体框架还保留着,受命跟荷兰展开外交谈判,协助克伦威尔制定新宪法等等。
英荷战争还没打完,谈判就早已经开始。
议会方面谈得一塌糊涂,克伦威尔终于受不了,干脆把议会给彻底撸掉,亲自出面去跟荷兰人商谈。新宪法也是如此,他让心腹爱将来主持编订,否则议员们磨磨蹭蹭不知拖到什么时候。
这半年多的时间,如果放在中国,可以理解为“禅让准备期”。
中国独裁者篡权,需要三请三辞再禅位。而克伦威尔篡权,需要修改英国宪法,由议会来移交国家大权,如此他才能确立自己的法统。
议会当然不甘心,但又熬不过,只能选择妥协。
克伦威尔同样也得妥协,不能把议员往死里逼,否则闹起来不好看。因此,重新制定的英国宪法,保留了贵族和大商人的许多利益,又限制了克伦威尔的一些权力。
期间,克伦威尔还拉拢、分化、恐吓,通过“善待保王党”等手段,做出一副要拥立新王的样子,吓得议员们赶紧表示万事好商量。
兔死狐悲!
克伦威尔即将独裁的消息,彻底把法国王室给激怒了。昨天收到消息,今天就把中国使者请来,开门见山的表明态度,希望中国不要承认克伦威尔的统治。
张瑞凤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即顺着话头谴责:“中国有一本古书,叫。书中有句话,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一个国家,没有君王怎么能行呢?中国又有古话,叫‘名不正,则言不顺’。那克伦威尔自称护国主,既不是君主,也不是臣子。君不君,臣不臣,这算什么?简直莫名其妙!”
路易十四拍手赞道:“中国贤者的智慧,果然是非凡的。就是这个道理,护国主既不是君王,也不是贵族和大臣,根本就没有法统可言。”
一书,是对的注释,据传作者为张道陵。
说实话,这本书写得一般般。在个别地方,竟把注释出儒家味道。
这种注释方法,有可能是故意的,因为属于道教经典(不是道家)。既然建立了教派,就得有组织构架,还得迎合当时的统治者。借用儒家的忠君思想,可以引导教徒忠于道教领袖,又能够获得朝廷君臣的认可,还能吸引更多的读书人信教。
安妮王太后对马萨林说:“让商人从中国买到这本书,再把它翻译为法文,交给法兰西学术院研究。特别是‘国家不可一日没有君王’这段,必须大力宣扬,让那些叛乱者都看看!”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段可太行了,注释时完全扭曲老子的思想!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此段,老子的关键在“为”字,可以理解为霸占、玩弄、控制等等。
意思是国家权柄是很神妙的玩意儿,治理天下必须小心翼翼,必须因势利导、自然而为。用粗暴强硬手段治理天下,注定了会失败,甚至有可能失去对国家的掌控。
的注解却是:天下乃神器,皇帝受天命而得之。想要造反夺取神器的,都是不自量力的狂妄之徒。造反弑君,违背天道。没有获得天命认可,就算做了皇帝也会完蛋。皇帝行仁政,天命会眷顾。皇帝行恶政,会给自己招来祸事。
是不是儒家那一套?
法兰西学术院在研究的时候,肯定会搞换皮操作,把“上天”理解为“耶稣”。用中国道教经典,阐述欧洲君权神授,如此来巩固国王的统治。
很有意思,法国乱党在中国书籍里找造反理论,法国王室也在中国书籍里找正统性。
其实就一个想法:你们看看,就连中国书籍,都是支持我的!我对了,你们错了,你们该听我的话。
马萨林起身领命:“这个事情,可以交给东印度公司。他们的商船,每年都要去万丹。如果万丹找不到这本书,可以拜托万丹的中国商人,从中国本土带几本过去。”
拉近双方的认同感之后,张瑞凤才继续说:“虽然克伦威尔的做法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