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3 你不要又和我吵架(1 / 3)

加入书签

年三十还没到,闻家已陆陆续续有人登门来拜年。闻小屿这才知道闻家亲戚众多,父亲下有两位弟弟、一位妹妹,爷爷更是有六位兄弟姐妹;母亲这边则有一位姐姐、一位哥哥,奶奶有两位姐妹和一位弟弟,可想两家往下开枝散叶甚众。

闻小屿这才见识到富裕人家的所谓灯火彻夜不灭,来往络绎不绝。每当有人上家里拜访见到闻小屿,听闻过一点风声的就装作吃惊问这漂亮孩子是谁,不知情的在得知他是闻家小儿子后,才是真吃惊。闻家良和李清都特意让闻小屿和所有亲戚见过一面,只说是自家小孩,不解释更多,旁人也不敢多问。

闻小屿知道父母一片苦心,虽然他不习惯应付这类场面。李清知道他不自在,特意把花园里的暖房收拾一下当作他的练舞房,闻小屿平时没事就呆在里头,李清也不让外人去打扰。

家里每天都热闹,闻小屿却仿佛与世无关。他知道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却始终感到像隔着雾看对岸的灯火。闻小屿甚至会想,如果闻康知在这里,应该比他要自在开心得多。

闻家的另一个小儿子闻康知不在家,有人问起,闻家良只是说他到亲戚家玩去了。事实上闻康知被送去了李清的大哥家。闻家良的意思,是小宝在主家这些天,就不要让康知到这边来住了。而李清不想太委屈小孩,便托打小关系好的大哥一家照顾康知。

家里的人一多,闻小屿就想去找闻臻。然而闻臻才是这个场合的主角,闻小屿只好也不去打扰这个家里自己唯一想要占用一下的人。

没过几天,闻小屿找到李清和闻家良,坦言,“过几天我想去看看养母。”

闻家良说:“当然。我们备了一些礼物,麻烦小宝到时候一起带去。”

“这个就不用了……”

“还是要的。”

“我自己买吧。”闻小屿还是想拒绝,“不用太贵重的礼物。”

李清在一旁劝,“没关系,我们自己家里人送东西出去,都是心意,小宝不要太见外了呀。”

闻小屿怔一下,闻家良说:“什么叫见外?小宝节俭,这是好事。”

李清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对,忙和闻小屿道歉,反倒是闻小屿不好意思起来,只说没事。

他走后,闻家良对李清说:“你看你,惹得人不高兴。”

李清有些委屈:“我总觉得都大半年了,小宝还和我们这么客客气气的,倒是把他的养母看得更像自己人。”

“你要给他时间嘛。”

“我真的心里着急,有时候我会有一种......明明是我自己的小孩,可我却再也不能把他牵在手里的感觉。”李清这大半年也常常发愁,她的情绪来得快,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你说胡春燕他们家是个什么家庭呀,那样对待小孩,小宝还往她那里跑,就是因为那二十年的养育,我就半点地位没有了......”

妻子一掉眼泪,闻家良就没辙,只得安慰:“好好,什么叫半点地位没有了?你既然这么疼小宝,就再多多对他好就是,你是亲生母亲,在小宝心目中和旁的人都不一样。等再过一段时间,小宝就能体会到了。”

李清听了一会儿哄,缓过来了,叹一口气,“家良,我想今天过后就不要让家里来人了,小宝喜欢安静,不喜欢人多吵闹。我看他这几天都情绪不高。”

闻家良答应下来。李清振作精神,挨个去给人打电话贺新年,委婉提到老闻做完手术不久,这阵子要静养。之后几天,闻家门前便清净下来。

年三十的晚上,闻小屿跟着父母和闻臻出门赴宴。一大家子在望山湖边的一家酒楼顶层聚会,酒楼特地空出一整层为他们布了古典风的景,楼阁悬台外便是一望无际的湖景和远处连缀的城市灯火,楼下热闹非凡。

闻小屿还是头一次见吃个年夜饭竟然快几十号人一起吃的,老的少的幼的,也不是一大桌坐在一起,而是分许多个小桌,大人和年轻小孩分开,边吃边喝酒聊天。闻小屿被李清挽着在闻家良这桌坐着,亲戚们都很热情,但闻小屿看着这些陌生的脸,有些尴尬。

“闻小屿。”

闻小屿转头,见闻臻一个人坐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小桌旁,朝他一勾手,“过来。”

一旁李清松开他的手,“你去和哥哥一块吃吧,咱们这桌人多。”

闻小屿忙过去找闻臻。兄弟俩坐在桌子同边,闻臻把碗筷放在他面前,“快吃。”

刚才他就没怎么吃东西,闻小屿赶紧拿筷子吃饭,一边好奇:“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

闻臻漫不经心答:“看你什么时候饿得受不了过来找我。”

“......”闻小屿拈起一个水晶虾尾塞进嘴里,不想搭理他。

闻臻说,“明天如果不想和爸妈出门,我带你出去玩。”

闻小屿心中小小一喜,刚要说好,却忽地想起什么,目光又黯下来。

“我明天去养母那边。”他想来想去,还是对闻臻说实话,“过年去看看她。”

闻臻果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