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尼庵来的新人男的(1 / 3)

加入书签

“你又要去尼庵?”

中队长抬起手搂我的肩膀,在一阵轰隆隆的轰炸声音中,他这样说。

美军飞机的轰炸其实早在中午时分就停下来了。

现在是晚上十点,只是幻听似乎不打算饶过我。

这里的土地比我的故乡更干燥轻薄,军靴踩上去,像踏在了黄色的面粉上,洋洋洒洒,我总觉着嘴里也充满沙土。

“尼庵可是来了新的,大队的人死光了,他们那几个姑娘都归我们了!”中队长笑得油腻猥琐,贴在我耳朵上吐热气。

中队长的肠胃一定不怎么健康,否则他口腔里汹涌澎湃的恶臭味将无法解释。

我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在他的注视下,朝尼庵的方向走去。

我已经十年没有回家了。

我来到这片土地时是15岁,现在是25岁。

昨天我的继母给我寄来一把匕首,信纸上没有字。

这把匕首不是用来防身的。

如果我被敌人抓住,我的继母希望我用它来自尽。

如果我没被敌人抓住,我的继母希望我用它来自尽。

我死了,她再也不用摆出那张忧愁的脸。

而我的父亲正在竞选内阁总理大臣,为了民众那一张同情票,他一定会舍弃如此平庸的我。

我的死是我家人的众望所归。

《叶隐闻书》里写道:“所谓忠义,就是死。所谓武士道,就是死。忠义两全就是死。”

我用很少的钱买了军票,一张是半小时,两张是一小时,我拿走二十张,这样我可以留在尼庵直到天明。

我换好军票往院子里走,管‘尼庵’的老板在我身后高声嚷“这样不合规矩”,老板娘立即拽住他,又刻意压低了声音又保持着恶狠狠的语气:“那是清水大将的儿子!”

我的名字不是清水晴彦,而是“清水大将的儿子”。向来如此。

尼庵是真的尼庵,尼姑跑了,这地方成了慰安所。

左手边第一间。

屋子里一如既往地充斥着一股腥膻味道。腐败的精液的味道。

士兵们擦拭过下体的高级卫生纸全部堆在墙角,形成了一个小山丘,高高的、黄黄的。

屋子里的女人背对着我。

她的肩膀比一般女人更宽,头发非常短,显得脖子到肩那一段暴露出来的皮肉相当漂亮。

当地女人为了不被我们抓去,有的剃光自己的头发,有的去粪坑里打滚,沾上满身、满身的蛆虫,也有的举着刀子划花自己的脸。

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我父亲说这是一个残暴的民族。

我没明白我父亲是什么逻辑。

我总是不懂他,所以不再费力气去研究他。

左手边第一间。

上次我来这屋是半个月前,那个女人被我放跑了。那女人头发很长,脸圆圆的,稍稍有点胖。

背对着我躺在石床上的这一位瞧身形就能瞧出不是她。

这很好,说明那个女人成功跑了。

当地有一句俗语: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我知道这不是好话。不过也可以反着用。

我来尼庵不为找女人,我只是讨厌大通铺。无休无止的呼噜声像飞机在轰炸。我害怕。

慰安所里没有呼噜声,那些女人从不敢睡觉。

可这地方对我来说也是奢侈的。

我一个月如果来这里超过三次,就会有人把这消息传给我的父亲。

屋子不大,石床和墙壁连成一体。一张木桌,上面放了镜子、木梳、避孕套、消炎药膏。一把椅子,坐过的人太多,木头发黑,油亮油亮的。

我拉开抽屉,打算放军票进去。抽了一下,没抽动。抽屉里的滑轮多半别住了,用力一拽,抽屉开了军票洋洋洒洒蹦出来,飘得哪儿哪儿都是。

我觉得惊讶。我从未见过哪个屋子有这么多军票。

食指长度,薄薄一张,简简单单地用日文写明了用途。

我想起中队长说的“来了新的”。我大概是正好闯进了‘新人’的屋子。

我把票据放回抽屉里,将它推回去。我本没想数一数,但收拢票据时被迫记住了,82张。

我在地上躺下。疙疙瘩瘩的泥土地和家里丝滑的木头地有很大区别。

足足半个巴掌大小的蟑螂从我面前快速地爬,爬到墙角,它沿着逼仄的墙缝钻进去,悉悉索索,我知道它还在。

那里头一定还有很多它的同伴。

十年前我可能会跳起来,因为我最害怕虫子。

但现在我一动不动。

白天一遍一遍地重复。

天上有美军的飞机轰炸,江对岸有国民党军的炮火,林子里还有不要命的游击队。

最后的这伙人人数最少可也最可怕,让我们无法安心睡觉。

中队长曾抓住过游击队。他们的枪是弯的,我们报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