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N壮汉(2 / 11)

加入书签

还是这样?

章2

卜一其实并不喜欢熬夜,然而工作性质使然,他难以违抗生存方式。这天即使经历过“胃病”闹剧,依然还要伏案工作至深夜。他的办公室在楼道最深处,无论是离电梯还是洗手间都远,当初老师们挑办公室时就没人喜欢这间,卜一知道的晚,留下的也就是它。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卜老师脾气好——谁不是这样想呢?这个性格懦弱,脾气极好的沉默同事,即使只剩这样的办公室,也不会有一句怨言。

卜一锤了锤后颈紧张的肌肉,用力眨酸涩的眼睛。这几年的工作留下的问题太多,他落下了不能吹冷风的病根。眼睛在空调房里也会不舒服。闻者无不可怜,卜一却还是那个样子,问他,也就只有一句话“可能是没有这个福气。”

窗外的风刮得极响,树叶被吹得猎猎作声,路灯的光远远地落在他窗边。这个小个子靠着椅背,阖上眼睛睡着了。他其实没睡多久,手机就响了起来。是陈茵打的电话,掐着11点打的,很客气的样子:“你大哥今年有空,说在家里过年,你的时间怎么样?”

卜一一时间就有些不知道怎么说话。

他高中毕业后,与家里的关系几乎是一夜间降到冰点。他一味地要把志愿填到外省,隔着十几个小时火车的城市,父母和卜尉都不同意,他却执意不改。那时,所有人都认为卜一会让步——就没有见过卜家小儿子不听话的时候,为志愿执拗,大概也就能撑个一天。没人觉得卜一的意见重要,他也从没有过不顺着父母的意见。然而,这一次,卜一却像一头刚刚分娩的母兽一样性情暴躁,没有一个人能让他改变想法。对于从来温顺的孩子偶尔的叛逆,一些父母会容忍,而一些父母会加倍地感到被冒犯。卜家夫妇俨然是后者。他们强行篡改了卜一的志愿,同时勒令卜尉看住“发癫”的弟弟。

所有人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属于某件事的时间段一结束,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问题所造成的伤痕也会消弭无形。这是年长一代的傲慢和无情。卜一用最激烈的方式反抗了,他用切水果的刀扎伤了卜尉的一只手,深夜骑上自行车,赶在截至时间之前把志愿改了回来。

如果说,上帝能为绝望里的人开一扇窗,那卜一的这扇窗就来自父母对卜尉的信任——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卜一会忤逆自己到这种地步。

卜一失去了来自父母的一切经济援助。他一点也不后悔。

后来的一整个月,在烈阳底下打工赚车钱和学费的卜一都有一种怪异的兴奋。他晒得像块炭,迎着炙热阳光踩自行车也热情洋溢——他觉得自己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他戳破了父母为他围上的隐形衣,如此恶劣的行为一定能赢来关注。

他的期望在开学前夜彻底破灭。

那一夜的情景依然如此明晰,父母没有给他多一点眼神,卜尉也没有为消失的录取通知书作任何解释。他站在家门口,面无表情,凝视着兄长。

所有人都带着看你能怎样的不屑,但卜一没有再发泄过。他甚至连话都没有多说一句,只是拎着早就打包好的行李出了门。

他依照计划登上火车,卜尉在最后一刻把通知书从窗户里扔了进去。

也许他还留有一点做兄长的薄幸。但那对于卜一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卜一回过神来,声音平静:“学校事多,我不回来。”

陈茵似乎早已料到:“你等一下,你大哥有话跟你说”,她尚未把电话递给卜尉,通话结束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世纪初时,录取通知书尚是一样入学重要凭证,卜一打定主意,读不成书也绝不低头。他这样决绝,比当初晒成黑炭更为让父母震惊。此后十年,他没有回过家。态度明显,以至于陈茵对他越来越客气,母子间生疏到近乎冷淡。卜尉在其间努力斡旋,从未收到卜一的任何回应。开始那两年,卜尉研究生尚未毕业,对这种亲子关系也许还有期待,等卜尉的公司逐渐起步以后,他也无暇再参与这旷日持久的冷战了。

卜一彻底自由。他十年如一日,读书时申请假期留校,毕业后直接留校,那种全部青春献给教育的架势令人肃然起敬。他只强硬过一次,一倔就是十年。

陈茵没有再说话。

章3

卜一挂了电话,洗了把冷水脸,重新回到电脑前。像是有感应一样,他打开微信。被他设置为免打扰的对话框里果然多了消息。

卜尉:明天下午到南站。来接你吃晚饭。

卜尉的关怀总是这样强硬,只有他施舍的可能,没有别人挑选和拒绝的余地。卜一干脆反扣手机,眼不见心不烦。

他并不是为了赌气而冷战,某种概念上,那年的闹剧加速了他脱离家庭的步伐。a市的物价虽高,卜一以校为家,倒也还囫囵得过去。只是年近三十,却还蜗居在小小三十坪的宿舍里,确实有些不太像话。

这都是卜尉的态度。卜尉硕士毕业后开始创业,公司小有规模后开始尝试投资,当年看来是一步险棋,但架不住他的真材实料——如今旁人都要喊一句卜总,卜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