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论如何攻略一只悲惨反派 第100(2 / 3)

加入书签

站在一旁两名侍卫:“怎么,还不动?惊扰了圣上,砍头的大罪你们担得起吗!”

此时的王云安被帕子堵住嘴,被两个侍卫架着,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大人休要怪我无礼了,惹怒了天颜,可不是你我都能担得起的。”

尖细的嗓音听着格外的难受,曹公公挥了挥沾了水的衣袖,喜怒不形于色,说出的话却毫不掩恶毒:“将人带下去,重打四十大板,丢回钦天监,也还望大人牢牢记住今天的教训,切莫再犯了。”

四十大板,就是连一个武夫都要躺上三四个月,更何况身体瘦弱的钦天监官员,这一顿板子下去,可谓凶多吉少。

两个侍卫的身体僵了僵,却还是架着王云安的胳膊,想将人拖出去。

王云安在两人的胳膊下不断的挣扎,被帕子堵住出不来声,眼看着马上就要被带离开,也不知道从哪里爆发出来的力气,王云安一口吐出堵在他口中的帕子,朝着院内大吼了一声,那声音响彻宫殿,竟比刚才还要洪亮。

“厉子出世,紫微星黯淡无光,国家危在旦夕,恐有灭国之灾啊陛下!!”

此话一出,周围寂静无声,只有雨还在下,王云安还未被再次堵上嘴,那阴沉着脸的曹公公提着剑还未走过来,只听见“噼啪”一声,眼前一道亮光闪过,一道巨雷打中了眼前的宫殿。

“轰”然一声巨响,宫殿刹那之间倒塌。

作者有话要说:

——“真”天打雷劈

神岄(3)

京城之中, 要说有什么大事,那铁定就是半个月前,镇南府的大将军一身老骨头跪在国师府外面诉讼当今皇帝昏庸,百姓民不聊生的大事, 那天晚上, 老将军身后还跟着许多的百姓, 数量多的就连守城的护卫都无可奈何。

本以为这次又要跟上次的文人闹事事件一样, 镇南王也难掩牢狱之灾,可是谁曾想当晚,那紧紧关上了上千百年的朱红色的大门从里面被打开了。

青年在黑夜中伫立,将老将军扶起, 听着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谣言说,那人跟着上千年前,周皇朝开国皇帝身边的那位白衣国师容貌几乎是一模一样,画中的神仙活了过来。

而且就在当晚, 就如老将军口中所说一样, 皇宫就被天降雷罚给劈了。

巧也没带着这么巧的。

平民不得妄议皇族, 但这谣言却是怎么都止不了,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都闹得沸沸扬扬的。

慕以在短短半个月中血清朝廷,以帝师之位坐在仅低于帝位的国师椅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着用来祭祀祖先的太辰宫中,和祖先帝王挂在一起的画像,再加上至今为止,那青衣男子是唯一从国师府中走出来的人,几乎是无人敢怀疑对方的身份, 这国师之位轻而易举的被对方坐了上去。

因着皇帝被劈倒的房屋所伤, 暂时昏迷不醒, 朝廷内宫混乱,无人执朝政,皇帝膝下几位刚成年的皇子全都野心勃勃的盯着那至尊之位,暗中筹谋着坐上那个位置,结果什么都还没做,就被半道而来的国师截了胡。

这几天大臣们上朝一颗心可谓是七上八下,一个早朝下来,衣衫湿透,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不为什么,只是因为国师听政,短短半月,陆陆续续足足贬谪了朝中大半的官员,官员们都怕上一个朝回来,头上这顶乌纱帽便不保了。

-

“西方干旱得以解决,只是南方的水患虽退,房屋大都被大水冲垮,灾民难民无数,如今国库空虚,只怕是放任那些灾民不管,恐生大难。”

“禀国师,边关战事不断,匈奴人侵扰,虽然此战惨败获胜,但是粮草空虚,恐怕战士们都撑不了多久了!!”

皇帝积压下来的烂摊子全都在此时崩塌瓦解,像是崩堤的江水,牢牢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沉溺,而慕以接过来的便是这一大堆令人头疼的事。

好在最基本的天灾已经解决,剩下的也只是需要时间问题来解决。

在案桌上提笔批册的青年并未抬头,殿内光线明显,浅浅的光打在他的半张侧脸上,露出长睫还有半张精致的侧脸,下颚弧度明显,那双眼眸盛着温柔,却又像是那雪山之巅的白雪一般,带着刺骨的冰冷,神灵坠入凡间,连看一眼都是冒犯。

禀报的臣子们道完,全都回到了原位,偷偷朝着那上方的青年看了两眼,又掩饰的收回目光,生怕被人发现。

慕以从册子上面抬起头,朝着下方看了看,最后落在左侧最前方头发稀疏的户部尚书上。

户部尚书被人盯着,整个人反射性的一抖,脸习惯性的挎着了一个苦瓜,站在他身边的官员全都默默的离得远了些,心想这这家伙又要倒霉了。

户部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项肥差,小小的捞一笔,就足够自己的子子孙孙好几代都衣食无忧。

当然,这是在国家尚且正常的情况下,如今的周朝入不敷出,为了保住国库里面那点所剩不多的积蓄,户部尚书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