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20节(1 / 3)

加入书签

“哎哟!阿姆你干啥?疼疼疼!”张三壮刚咧嘴笑,就被亲娘拧着腰窝转了个圈,疼得他眼泪差点滋出来。

张娘子踏实了,她拍张三壮一巴掌,“就你虚,赶紧跟阿婉说说,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这买卖你要是干不好,我和你阿达扒了你的皮。”

本来张娘子还只想让家里人日子好过些,能让孙子们都娶上媳妇,孙女嫁得好一些。

可赚这么多,张娘子也火热着心肠敢想小目标了。

只要他们老老实实跟着乔家干,说不准将来孙子们都能送私塾去读书?

一想到能改换门庭,张娘子呼吸都急促了些。

就在乔家堂屋里正聊得火热时,条街酒楼后头的宅子里,于老板铁青着脸坐在恭房里骂。

“就知道那小王八羔子不怀好意……嘶!给我等着,噢哟哟~嘶!”

门口仆从听着里头扭曲又销魂的动静,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都啥动静啊,老爷是叫蝎子蛰了吗?

作者有话说:

于老板:嘶声虽迟但到。

苗婉:……麻辣串,给你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不一样的火辣,你值得拥有。

第22章

苗婉等张三壮总结完工作后,冷静道,“咱们新开张,客人们大都吃个新鲜,不可能每天生意都这么好,食材比照昨天先多准备一倍看看,就算不够,还能让客人第二日惦记着早点来。”

奇货可居的道理张三壮懂,他点头,“帐篷里人太多,今天我们几个差点忙不过来,家里甭管是猪还是菜都得有人去收,实在空不出人手来了,要不我们家也买俩仆从?”

张娘子皱眉,普通老百姓买什么仆从,一家子十几口子算人丁兴旺了。

人家乔家是落难,家里也确实需要人照顾。

他们跟着学,叫邻里亲朋知道了得骂张家人骨头轻不说,指不定以为他们赚了多少银钱呢。

苗婉也觉得没必要,工作不是人多就好用,这么个小摊子,仨大人俩孩子人手非常充足了。

问清楚张三壮他们是怎么干活儿的,苗婉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她哭笑不得,“我前头不是说了,客人想吃什么让他们自己取,反正签子长短不一样,咱是按串收钱。”

麻辣串就是自己挑才香。

“狗蛋和驴蛋看着点铁槽,少了什么就往里补。”

“二哥负责盛酸奶和大麦茶,看着点谁吃完了要结账,让耿叔收钱。”

“三哥你主要是查缺补漏,要是客人等得不耐烦或者其他突发状况,你还要负责调解,就跟酒楼里的掌柜一样,五个人够用啦。”

掌柜俩字让张三壮眼神火热起来。

对!

他不该在摊子前焦头烂额喊哑了嗓子,他得跟条街酒楼那个矮胖掌柜一样,更多是带脑子啊。

张三壮感觉浑身瞬间充满了力量,“阿婉说的有道理,是我安排不够周全,这才第一天,后头我肯定安排好,不会再跟今天一样乱了。”

“我相信三哥,阿姆说你可是张家最聪明的。”苗婉现学现卖,学着公爹笑着夸了张三壮一句。

不等张三壮谦虚,她拍拍钱匣子,“分钱分钱!”

这下子旁人也顾不得酸了,聪不聪明都能分上钱,自家人计较那个干啥。

苗婉跟张娘子商量,“家里嫂嫂们备食材辛苦,驴蛋还有俩哥哥招呼客人也辛苦,我觉得是该给她们发工钱,还有两家的成本也得扣出来,剩下的咱们再分润,您看行吗?”

张娘子想推辞,乔盛文笑道:“阿婉考虑的周全,往后咱们还要开铺子,亲兄弟也得明算账,章程清楚些,大伙儿心里也敞亮。”

张娘子对乔盛文这个曾经见过圣人的官老爷也比旁人更信服,立刻点头,“成,那就听阿婉的。”

苗婉也不怕公爹比自己的威望更重,有大腿不靠按西北话说是勺子,等赚钱越来越多,不怕手底下人不听话。

她心算能力很强,不用拨算盘,在乔瑞臣买回来的纸上把钱算的清清楚楚。

“猪肉和下水成本二百七十文,菜是自家的算五十文,大棒骨算五十文,汤料成本八百文。”

“张家六个大人干活,还有耿叔,算上翠丫和巧丫是四个孩子干活,大人三十文一天是二百一十文,孩子十文一天是四十文。”

“共一贯四百二十文,零着的八百一十七文再添一贯给阿姆阿达收猪收菜,让大哥记账没问题吧?这样张家得二贯,乔家得三贯。”

张三壮识字儿,掰着手指头数了好一会儿才点头,“没问题,阿婉你算账比条街酒楼的账房还快。”

苗婉咧嘴笑,跟正经搞钱有关系的事情,她都很快。

张娘子揣着沉甸甸的三贯多钱,除掉采买的钱也比以分前六成还多,她心里乐开了花。

回去她就跟大壮说,让他好好记账,谁都不能糊弄阿婉。

谁敢碍了她孙子读书的路,她就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