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43节(2 / 3)

加入书签

您放心吧,被窝里吃肉,圣旨肯定也藏被窝里,等拿出来的时候才能吓住人。”

耿氏:“……”就,儿媳妇这么一说,她更不放心了。

可苗婉虽然看起来不大靠谱,对上沉默着支持她的公爹,还有得知她的打算后也不想走了的阮家人,还有坚定站在她身后的张家人,她还是鼻尖有些发酸。

甚至于家和杨家都来人了,孙老火一家三口带着徒弟也都过来了,只有林家人没过来。

张三壮吸了吸鼻子,“大舅叫人给我传了信,外祖父外祖母年纪大了,跑出来的晚,又着了凉,外祖母没了,家里有丧事,不好过来冲撞了孩子和坐月子的。”

“不过大舅他们说,不管要干啥,他和家里人都听咱们安排。”

苗婉沉默了会儿,让大伙儿都进了西院。

西院里有搭建好的帐篷,原本是打算在帐篷里给孩子们做一个木头乐园的,只是后头一直没住进来,玩具放在于家没过去拉,所以还空着。

将火盆子在帐篷里点好,大家都做在小兀子上,一起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怕乔家和阮家这些从京城和江南来的虽然吃过苦,但是没遭过这样的罪,怕是有些麻爪,张三壮先开口。

“虽然西宁镇上烧得不轻,好在所有的田地都没被毁掉,今年乡下算是大丰收,到时候几家的粮食拿出来,好歹大家还能有饭吃。”

孙老火也跟着点头,“不过天儿有些冷了,这几天我带着人在瓦市和条街那头煮姜水呢,还缺些药材得去郡城买,除了吃食,最要紧的是房子和炕。”

“有林家在,于家和杨家勉强也能算半个熟手,还有乡里乡亲们,一起起房子不算难事,我觉得还是保暖的被褥和衣裳这些比较重要。”阮衾沉吟着开口,看向乔瑞臣。

“兀良哈氏那边没受到太大的波及,只烧毁了一部分货物,不知道能不能跟他们商量一下,先将说好的——”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脸色白了一下,猛地看向苗婉,“阿婉,咱们定下的契都被烧了。”

所以烤鸭方子和织布机给出去了,但跟巴音还有江南和登州行商定下的十年契,现在人家不认,不肯给鸭绒和布匹,他们也没有任何法子。

苗婉愣了下,她想说本事都在她脑子里呢,难不成还有人会短视到因为蝇头小利自断财路?

可想起过去乔盛文和乔瑞臣一直告诉她的世间险恶,又亲眼见了一场,苗婉不知不觉也成长了许多。

她看向乔瑞臣,现在陈嗣旭人被抓,西宁镇势弱,行商损失也不小。

北蒙和行商,还会跟乔家合作吗?

作者有话说:

公公是明朝起才有的称呼,明朝之前都是内侍和宦官之称,也不是所有宦官都是太监滴。

第102章

乔瑞臣也拿捏不准,虽然兀良哈氏一直以来都还算挺配合,与乔家关系也不错。

可兀良哈氏是商户,商人重利,也许不会在这种时候捣乱,可让他们做好事那也有点想太多。

再说,此次西蕃人放火烧镇子,损失最大的就是商户,他们是否还会留在西宁镇都是个未知数。

阮嘉麟小声提议,“要不,咱们拿阮氏其他的方子跟他们换?无论如何都得尽快叫百姓们穿上厚衣裳,住上有炕的房子才成。”

眼瞅着就快冬天了,西北冬天有多冷,自江南来的阮家人体会最深,这里是真能冻死人的。

比起人命,秘方什么的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再说阮家人现在心里都很清楚,与其说是阮氏的秘方,不如说是苗婉的秘方,她若不说,阮家也得不到那些方子。

苗婉不愿意在这里耽搁时间,“我不会再卖他们方子,见微知著,若他们现在不守契约,往后也没必要再合作。”

她总结了下大家说的,“如今要解决的问题无非是衣食住行,尤其是前三样,必须在天冷之前解决,我觉得以工代赈的法子更好一些。”

他们这些人不是救世主,也不能让百姓们形成依赖性,凭借自己的劳动换房子和食物衣裳,自己救自己更靠谱。

但是也有问题,“咱们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号召大家干活,说不准会碰到有人不配合,想发财的有钱人家说不定会给咱们添麻烦,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

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让灾难尽快过去,活不下去的人少不得要卖身卖子女,有些人还可能会趁火打劫,免费得到许多死契的仆从。

乔瑞臣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我明日再去郡城一趟,求圣人一道手谕,令西永县县令配合我们行事。”

如今新守备还没有上任,西永县县令是管辖西宁镇最合适的人选,至于有意见的人,乔瑞臣可以跟上回配合他的骑都尉商量下,派些将士出来坐镇。

谁知不用乔瑞臣去郡城,圣人也忧心西宁镇的百姓如何过冬,他们刚说完话的功夫,孙成就带着圣旨过来了。

“圣人旨意,前户部侍郎乔盛文为陈氏构陷被判流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