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45节(1 / 3)

加入书签

正好几个乡的里正进来,苗婉扬声解释,“我这里有能少砖瓦的人,州府拨下来的银钱只需要在北营附近起砖瓦窑,让聪明些的人报名去学,咱们自己烧砖瓦,成本并不算高,成本不够的,乔家来出。”

常举人算了下,西宁镇这些年发展的不慢,南边至少也得有五百户左右的人家。

一家要用的青砖瓦,就是按照最低的价格也得二十两银子左右,加起来就是一万两白银,这还不算人工和盖房子要用到的工具等。

乔家这是打算做善事?

苗婉在众人把她想成人傻钱多之前,赶紧解释,“乔家是能出这笔钱不假,但是也不是白给大家的,镇子这次被人这么轻易就烧进来,也是因为西宁镇四通八达,坊丁可以守着的地方不严。

所以请里正们过来,也是想让更多人参与到城墙的建设中,只要干活儿的人就能得到工分,积攒够工分,才能换房子。”

这工分让徐斌和郑远都有些感兴趣,不过两人最关注的还是税收,毕竟影响到军饷。

徐斌客气开口,“敢问守备娘子,那条街和瓦市打算怎么办?”

苗婉眨眨眼,“不办,西宁镇开铺子的都是有钱人,就算是没钱需要养家糊口的,攒够工分,可以在南区给他们起铺面,至于条街和瓦市想要重新修整,要么出人,要么出银子,否则就先放着。”

郑远皱眉,“可如此一来,行商们往后也不会往西宁镇来了,西宁镇的生意受到影响,税收怕是要大幅度缩水。”

“哦,行商们不来,咱们西宁镇自己人就可以代替他们嘛。”苗婉笑眯眯推了推图纸,“各位不妨仔细往下看。”

以工代赈,当然不仅仅指烧砖瓦、盖房子和起城墙,总有老人孩子和妇人是做不了体力活儿的。

所以第二项就牵扯到衣,同样是需要人报名,由于家来教他们以流水线的方式制作零件,由于家来负责组装。

所有人都可以登记,以欠工分的方式领织布机和棉花回去,用织出来的布来结算公分。

到时候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卖,军饷不必非得行商们来捐。

再有做不了这些的老人孩子,就需要请过来的里正们来帮忙了。

“我想着从各村收购一批鸡鸭苗儿和猪崽子,成猪和鸡鸭还有粮食也要,就按照市价来收,若是全村都将东西卖给守备府的话,守备府承诺可以给该村子修路。”

前后被请进来的六个里正,本来还有些疑惑西宁镇上的事儿为啥要请他们过来,还忐忑着是不是要强制征收粮食,没想到听见这话,都有些激动。

“真的给修路?”

“真是按照市价收购吗?”

“不知道路啥时候能给修呢?”

“我们能报名学烧窑和木匠活儿吗?”

“还有那织布机和棉花,咱们是不是也能欠工分来领?”

……

他们七嘴八舌好多问题,乔瑞臣都在一旁记下来,递给苗婉。

徐斌和郑远对视一眼,对这个安静由着娘子发挥的守备有些诧异,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内。

他们这位新守备倒是由着娘子出头,还极为配合,像极了……吃软饭的。

苗婉不知道自己在俩武官心里已经晋升为富婆了,但她确实很豪气。

“只要西宁镇房子和城墙做好,立刻就可以开始给各村修路,各乡村的百姓不但能跟镇子上的人一样报名学习烧窑、木匠活儿,甚至铁匠活儿和厨艺也都能学,织布机和棉花也能给你们,不过不能独独以工分来结算,还要保证每年卖给守备府多少布匹。”

几个里正一寻思,这分明是保证他们做出来东西就有人收,这样的好事儿如何能不答应?

他们心里非常乐意,已经打算回去就叫各村的村长们来,赶紧将牲畜和粮食送来,赶紧报名,别叫活儿都给旁人抢了。

反倒是常举人有些不乐意,“可十里八村的百姓不少,是不是先紧着西宁镇遭了灾的百姓们为先?”

里正们都眼巴巴看着苗婉。

苗婉摇摇头,“亭长可知,斗米恩升米仇,若是西宁镇的百姓们一点压力都没有,想着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看着他们眼睁睁冻死饿死,又该当如何?”

她想过,守备府,准确点说是乔家和阮家人把事情张罗起来,但凡不傻的就都能看明白,他们是为了救助老百姓而做事。

她原先把人心想的太简单,现在宁愿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起码不会对人心失望。

若真有人仗着有人救助就躺平了想着占便宜,那不好意思,人家没遭灾的乡下人也可以凭借工分换东西。

到时候勤快的有房子住有衣裳穿也有钱挣,懒汉屎都吃不上。

她不是圣母,扶都扶不起来,自己愿意冻死的,她不会管。

常举人知道苗婉的意思,沉默了半晌,没再说旁的。

接下来是食的部分,对这一条苗婉倒是纯粹当成了善事去做,大灾后就怕疫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