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49节(1 / 3)

加入书签

加上那些将士,总共两千多号人呢,一个人就算俩包子好了,也得四千多个包子,第二天三顿饭就是一万两千个包子。

都是头一天做,就算阮祈和孙老火还带着徒弟,估计也忙不过来。

耿氏和耿婶面食都做的不错,可以先学会了指导一下刚报名学厨的那些人,让大家尽快上手。

“娘您和耿婶替耿叔剁菜,让他去于家帮我加急做点东西,一会儿您和耿婶帮忙给擀面皮呗?”

耿氏有些疑惑,“你要做角子?那么多人得费很多水啊,还容易破。”

角子就是后世的水饺,也不大一样,更像大号的馄饨,耿婶给做过,皮薄容易破。

苗婉嘿嘿笑,“不,不做角子,做蒸包!”

这大家都还真没吃过,耿氏和耿婶乐得帮忙。

耿叔听苗婉形容了半天,也没听明白什么叫圆溜溜的篦子上头戳很多眼儿,蒸东西用篦子不就行了吗?

没办法,要蒸很多,篦子不够透气啊。

苗婉赶紧跑去公爹那里,让公爹按照她说的给画了张图出来。

“耿叔您量一下咱们家的铁釜直径多少,这篦子就比铁釜直径稍微小一点两指就成。”

因为没有现成的蒸锅,铁制品现做是肯定来不及,只能用铁釜,没水了抬起蒸笼往里加水吧。

蒸笼小一点,就好卡在铁釜上,木工活儿好出,于家带着报名过去的木匠们加急做,一下午怎么也能做出百十个来,明天再做差不多数量凑够两百个。

他们家这么大的铁釜为直径做出来的蒸笼,能蒸二十个包子,一回叠五笼应该能熟,只需要十口铁釜,蒸四次就能够一顿饭吃的。

这算是最省时省力还能让大家吃好的法子了。

乔瑞臣忙活一溜够,有人过来喊他,他也愣是等肉馅都剁完才去前头。

等着他批条子的仓曹司秦司长,在新守备一进门就闻到了他身上的香味,心里偷偷嘀咕,这莫不是另一个秦茂?

外头忙得热火朝天,大家喝稀的吃粗面馍,守备大人在后头吃香的喝辣的。

如此想着,到底是老油条,秦司长倒也没露出什么表情来。

可乔瑞臣却不只是会干活儿,只要不是面对家人,他眼神利着呢,当即看出了这位司长眼神中的质疑。

他不是爱多解释的人,只道:“我在帮娘子研究晚上大家的晚食。”

秦司长的质疑变成了恍然大悟,哦,不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就是特别耙耳朵,是守备夫人威武。

懂了,秦司长拿了条子,笑眯眯走了。

乔瑞臣总觉得,这老东西没想什么好事儿。

而后头威武的守备夫人她(嘴)忙着呢,这边指挥了那边指挥,干活儿的倒没咋样,她忙出一脑门儿的汗。

还是乔瑞臣端着茶壶过来,她才稍微消停点,大家也都忙活的差不多了。

等耿叔先拿回来五个蒸笼,孙老火已经拌好了馅子,就等着阮祈和的面。

阮祈闻着那馅子的味儿倒是很香,虽然没放多少肉,但是猪肉熬出来的油能炒葱花放进馅子里提香,油渣能当肉放进去拌馅子。

一斤肉加上十斤菜,就能拌出来一大盆喷香的油渣菜馅。

可阮祈发愁的是,菜虽然用得少了,但菜其实不贵,贵的是粮食,要做出那么多包子,仓库里的粮食也不够。

谁知道面盆解开纱布后,阮祈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不是,我没和这么多面啊!”

既然说是试,单和加混着和,总共六种面,他每种都只和了成人脸那么大的一块。

可现在不过半个时辰,每个面盆里几乎都增加了一倍那么多。

阮祈后脖颈儿瞬间就起了细毛汗,江南那边吃米,对面食并不精通,他一时没想起老面头的事儿来。

只瞬间想到了鬼怪上头去,毕竟西宁镇现在也确实像是鬼怪滋生的地方。

先是张二壮杀猪替猪叫,再是苗婉突然就打了鸡血,现在面又凭空出来这么多,虽然多了是好事,也叫阮祈浑身冷飕飕的。

今天怎么这么邪门儿?

苗婉可不知道她大舅很信鬼神之说,只笑眯眯看着大家,“我就说面肯定够吧?”

孙老火也不信那些乱七八糟的,看得眼神火热,“是老面头?不对,老面头也没办法将面发得这么好,是那个酸奶出来的粉?”

苗婉点头,她大概记得酵母粉发酵快,蕴含的营养成分也比老面头高,但是老面头做出来的面口感更好,保存时间更久。

其他的应该都差不多,但老面头做不了面包那些,口感做不好会偏酸,酵母粉不会。

孙老火高兴极了,“我来切!”

“只要切成淘淘拳头那么大就行。”苗婉手不方便,就直接拿闺女来做衡量单位了。

耿婶在一旁哭笑不得,当闺女的惦记着吃娘的手,当娘的就记着要吃孩子的,这娘子倒是谁都不吃亏。

等切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