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51节(2 / 3)

加入书签

西宁镇,还不等走出西平郡范围,圣人那边就收到信儿了。

圣人面上似笑非笑,冲着孙成感叹,“看来程绍对固北军早有成算,这是打量着朕手底下无人啊。”

孙成心知圣人这是怕又出一个陈国公府,而且程家虽然身份地位不高,可那位程老将军的夫人却是江南世家谢家女,也说不准又会是另外一个摄政王。

圣人还在感叹,“你说子承怎么这么快就抓住陈嗣旭的把柄了呢?他但凡晚个两三年,在军中多呆几年,升到五品武将,朕都能直接将他提拔成定北将军。”

可惜的是,乔瑞臣军龄不够,军功也不够,不能服众,更不能让朝中那些老狐狸们服气。

孙成只敢在心里嘀咕,陛下这莫不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够没良心的。

要不是乔大人这么快抓住陈国公府的把柄,陛下都快被太后压着去配种了好嘛?

真要有了陈家血脉的皇子,陈家还能留着陛下?到时候陛下死的绝对比杀鸡还快。

圣人觉得孙成这死东西肯定在肚子里骂他呢,踢了孙成一脚,“你哑巴啦?”

“陛下,奴觉得,您尽可以赐乔大人一柄尚方宝剑啊!若程将军忠君不二便无事,若程将军有了小心思,接下来几年乔大人仍可以慢慢渗入军中,为您传递消息,说不定还能直接枭首呢。”

圣人觉得孙成说得有道理,不过——

“那朕就再给小表嫂赐一把好剑!”

孙成:???

圣人笑了,“朕算是看出来了,若是没有小表嫂,子承没这么快能成事儿,所以若是朕想用子承,将来这惊喜啊,定还是从我这小表嫂身上来。”

都用我字了,可见圣人是真把乔瑞臣两口子当自己人了,孙成心下有数。

住在乔家一段时日,这位圣人身边的大伴也算是看出来了,苗婉爱财。

他特地叫人去挑金贵的剑不提,还不知道自己马上要进一柄又贵又高贵的剑,苗婉正忙着跟大家一起做豆腐。

先前西宁镇被烧之时,乔家和张家的地里就在准备秋收,这几日大部分都已经收完,就赶紧运进镇子上来了。

先前乔张两家合起来买了四十亩田,后头陆陆续续又买田跟附近的百姓换地,如今已经有一百亩地。

其中上等田四十亩都种的小麦,中等田四十亩还是跟以前一样,一半大豆一半甜菜。

新买的十亩纯下等旱田施肥后,种上了青稞。

原先那被养得几乎跟上等田差不多的丘陵田,全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辣椒就在其中。

如此一来,守备府起码是不缺吃喝,苗婉手里也捏着银子,起码年前的军饷是不会出问题,这也让乔瑞臣能放心大胆的改良西宁镇两个营地的俸禄模式。

先说回眼下,大豆都脱了壳,有一部分是自己没有沤肥,老百姓们用劳力换肥给脱的壳,还有一部分是张伯和吴伯请短工给做的。

让人送了一斛大豆去郡城给圣人看,同样附带各种作物的亩产,全都比上年高。

其实圣人都不用看粮食,光看脱壳后的大豆,就能明白过来那肥多好用,心下大喜,更感觉自己扣下十万两银子去推广沤肥一事靠谱。

人还没离开西北,圣旨就已经朝着京城去了。

泡好的大豆跟珍珠一样又圆又大,瘪豆非常少,这让挑豆子的人省了好大功夫。

乔家的磨盘没被烧毁,洗刷过后还能用,乔瑞臣又从别处拉了个磨盘过来,两个磨一起磨豆浆。

苗婉在大家做豆腐的时候,特地用瓦罐煮了几罐豆浆出来,加上奶块糖融化进去,又有奶香味又有豆香味儿,比后世的豆奶还好喝。

苗婉小时候特别喜欢豆奶,每回得了三好学生的奖状,村长爸爸都会给她买一大袋豆奶粉,她有时候忍不住,一天能喝五·六包。

现在家里的小萝卜头们也顶不住这个滋味儿,全喝得嘴边一圈豆奶沫儿,咂巴着嘴儿满脸幸福。

别看淘淘是最小的,她吨吨吨喝得快着呢,喝完就挓挲着手要苗婉,“阿婉,还!还!”

其他孩子们有样学样,都围着苗婉还还还,生像是学错了叫口的鹅群。

虽说豆浆对身体好,可太小的孩子喝多了也怕他们拉肚子,她给大点的孩子们一人再来一碗,小孩子就给个碗底儿。

怕他们还要,苗婉赶忙溜了,她不‘还’,但是她也有馋的东西啊。

苗婉偷偷溜到孙老火身边,“孙阿达,豆腐做好了吧?新豆子,也不知道豆腐啥滋味儿。”

孙老火没明白,“不就在那儿,你尝尝不就知道了?”

苗婉继续暗示,“可光吃豆腐也尝不出滋味儿来呀,您看我相公剁了那么久的肉馅子也怪累的,哦对了,还有新送来的辣椒,听说比茱萸还好吃,可惜以前都拿来做辣椒水了……”

看她可怜巴巴的模样,再加上这几乎明示的暗示,孙老火还有啥不懂的。

他哭笑不得,斜眼睨苗婉,“你看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