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53节(1 / 3)

加入书签

内可以惧,但阿达说了,脸也得要啊!

这回不用孙氏说话,于氏就能劝自家相公,“相公你想啊,以前家里也是我说了算,其他人觉得你夫纲不振对吧?可现在你是英勇杀敌没了条腿,你是因为做英雄才不得不主内,旁人知道了,只会说你能屈能伸还能杀敌,是条汉子。”

她一摊手,“你说,是打肿脸充胖子让人偷偷笑话好,还是坦然些,让人敬佩你好?”

张大壮:“……”好,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那成吧,反正他还有用就行。

再说阿达和阿姆也跟他说了好几次,哪怕他一条腿都不剩了(……),家里大头也是他的,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孙氏回头偷偷跟苗婉嘀咕,“可看出大嫂能做掌柜的了,连枕边人都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客人还不是擎等着被她抢钱?”

苗婉有些纳罕大嫂还有这本事,但心里很高兴,有个会合法抢钱的员工,她只有偷着乐的份儿。

于是张二壮和杨氏知道大房看不上养殖的活儿,又高高兴兴把活计接过来,杨氏还坐月子,张二壮就赶忙过来接手。

杀了一回猪,张二壮也不是一点长进都没有,起码他敢劁猪了,给杨氏喜得月子餐都能多吃一碗饭。

苗婉心里惦记着顾师傅那头,稍微空下点功夫来,就赶紧过去看。

家,得有个带盖的房子才叫家。

无论如何,这砖瓦都是最重要的,别处都可以放慢脚步,唯独砖瓦得快着点烧出来。

新起的砖瓦窑就在北营和老庙山中间,离老庙山更近一点。

因为少砖瓦少不得要用柴火,西北柴火最多的地方只有老庙山,其他地方连高一点的树都少见。

要盖的房子不少,有一人半高的砖瓦窑,一下子起了六个,还有四个窑口是做些陶瓷和玻璃瓶那些,给盖好的房子做家用物什的。

苗婉担心砍树太多,西北风大,到时候山会秃。

到了砖瓦窑,先叮嘱顾师傅,“您这边跟大伙儿说一声,要是砍了树,一定要再种上一棵树,要不然树早晚会砍没的。”

顾师傅嗐了声,“你这孩子净瞎操心,咱们还能不知道这事儿?早年老庙山吃了那么多粪,地肥着呢,像于家他们那些木匠都知道,但凡砍树就得继续种树,木头桩子附近的树都没人动。”

苗婉摸摸鼻子,好像也是,古代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

同样风大,后世沙漠化可比这时候严重太多了,除了气候和社会发展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于不够环保。

树不用操心,可顾师傅也有犯愁的地方,“咱们每天烧这么些砖瓦,旁的不说,这灰可多了,灰尘吸多了,人容易得病,这可咋办呢?”

苗婉愣了下,猛地拍拍脑袋,“瞧我这脑子,忘了跟您说,那些灰留着,千万别到处扔,您给我啊!我找地方放!有大用处!”

去郡城抢钱……咳咳,赚钱,首先就得靠它了!

作者有话说:

明天继续日万哟~

第106章

顾师傅可能是怼徒弟怼出瘾了,瞧见苗婉一脸兴奋,撇撇嘴,“能有啥用?就是想扔也没地儿扔啊,这东西一动就起灰,都是洒了水堆在坑里呢。”

苗婉蹙眉,草木灰里的有效成分特别容易溶于水,所以她才能制作出许多植物碱来,洒了水有效成分就会流失很多。

“往后您可别洒水了,这东西不管是用来做肥料还是用来做肥皂和香皂那些都是好东西。”

顾师傅有些纳罕,“这麦秸少了能肥地我知道,草木灰也能做肥料?”

若这东西当真能让地里多长粮食,往后烧出来的砖瓦能给百姓们盖房子,柴火烧出来的灰能让大家吃饱肚子,这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

他也跟着上心了,“那东家您看咱们这灰该怎么放?放在哪儿合适?西北风大,一吹到处都是灰,人真受不住。”

苗婉迟疑片刻,看了眼砖瓦窑在的地方。

这里邻着老庙山,前头是山后头是营,中间都离着很大一片地方,非常空旷,所以才拿来烧窑了。

这边占的地都是荒地,也不怕占了农田耽搁种植,很适合开工厂。

顾师傅跟着发愁,“你说的是作坊?现在哪儿还有人给你盖啥场,天天烧砖瓦和来回倒腾的人都不够,累得不轻呢。”

苗婉左右看,远远瞧见了当值的将士们,人不够?兵爷来凑啊!

这个得回去让他们家乔白劳来办。

她没急着说,只道:“回头我安排人来起厂子就是,得劳烦顾师傅给我留出一部分砖瓦来。”

说到这个,苗婉突然想起来,“对了,毛玻璃现在能大量烧制了吗?”

“能倒是能,就是废柴火。”顾师傅回答。

苗婉心下有数,那就还是先紧着盖房子,不过等房子要用的砖瓦烧完,就可以把毛玻璃给烧出来。

这个时代的窗户,条件好些的人家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