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57节(3 / 3)

加入书签

人打算如何?”不会空着吧?那到时候也太难看了。

苗婉看了眼大家选择的方子和铺子,只有两个人选了客栈。

其他人要么还是按原本的买卖选的方子,要么就是聚福食肆和千金楼的方子,其实很好分。

“所有铺子都会统一盖好,这样好看些,不会有铺子空着,没人租赁的铺子,乔家会派人打理。”

别忘了还有些匠人原本就是在瓦市租赁摊位的呢,家里也好多可以放契的元老,那些小铺面大多就是留给他们的。

至于一年一百两也租不起的,还有些特别大的铺子没人选,到时候可以让几家一起合租,就跟超市一样不是更好?

如此大家也就放心了。

等他们出了门,苗婉算了下今天收到的钱,二层小铺子二十位,中铺子十位,大铺子十位,估计是商量好的。

三层小铺子十二个,中铺子六个,大铺子两个。

如此,共计收到九千三百两银子。

阿墩在一旁咋舌,“娘咧,以前听牙行的人说,后来听张伯和吴伯说,都说咱西宁镇穷的叮当响,可没想到有钱人也怪多哩!”

几十个人加起来就快上万两银子了,这得买多少个他啊,阿墩掰着手半天算不出来,反正是他一辈子挣不着的钱。

苗婉哼哼两声没说话,这才哪儿到哪儿,越穷的地方贫富两极差距越大。

端看郡城拨给西宁镇两个营的军饷只有一半就知道,往年从条街和瓦市强制捐的军饷不少。

往后没有强制军饷这回事情了,那就靠租金,至于这起铺子的钱,本来苗婉已经留出来了,但见这群老爷们斤斤计较,她突然就不想自己出了。

论抠钱,她才是专业的。

等那些商户们回到家里,突然就明白过来,拍着自个儿脑瓜子骂苗婉奸商,“往年也没见西宁镇条街和瓦市交过商税啊!”

他们这些在镇子上做买卖的,都算不上存粹的商户,还有外族人,哪儿就有劳什子商税了。

不过是以前都得捐军饷,被人以商税这个名头收上去,他们习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