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呜咽(3 / 3)

加入书签

类的东西,愈发罕见了,有两次方锐运气好碰到,可都没竞价抢过别人。

总的来说,方家人能吃饱,只是没油水。

以大量粗粮勉强供应身体所需,方锐一开始也不太好受,现在么,倒是慢慢习惯了。

柳树胡同的其他人家,那可就难了。

一天一顿都保证不了,而且,可能仅有的一顿,也是连麦糠都不敢多加的稀粥糊糊。

方锐敏锐观察到:周围邻居们,就连大人们都是有气无力,一天天里,能不动就不动,能躺着就不站着;孩子更是面黄肌瘦,连玩耍的活泼劲儿都没了。

柳树胡同的情况,也不是特例,而是如今常山县城中最大多数人的缩影。

甚至,情况更糟糕者,都不在少数。

方薛氏现在已经不让方灵出去了,外面越来越乱。她可是知道:饿疯了的人,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

外面乱归乱,方家倒还算是风平浪静。

这晚。

“……谢谢方家妹子啊!”

菜根嫂提着装有二斤麦糠的麻袋,口中感激的话不要钱地说出,千恩万谢地走了。

等她离开后。

方锐关上门,和方薛氏相对坐下,神色凝重道:“娘,咱家不能再往外借粮了,不然……”

菜根嫂可不是第一个来方家借粮的。

这小半月里,柳树胡同中,不少人家都打过这个主意。

虽说方家和一众邻居相对疏远,关系并不是多好,可人家都快饿疯了的,还要脸做什么?

来方家借粮,也就是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这么多年的邻居,人家串门来了,方薛氏也不好往外赶,特别是:人家不直接说借粮,一阵东拉西扯、拐弯抹角……

方薛氏也有法子:对那些关系淡淡、基本没来往的人家,就装傻,相对诉苦,反正就是没粮;关系稍稍近一些,有一二分香火情的,倒是心软借出去了一些。

当然,她也不傻,高粱面不舍得借,只借出去麦糠,数量也不多,都只是一二斤。

不过,迄今为止,也借过家了。

“……这个数量,已经濒临了警戒线,甚至,可能引起了有心人注意。”

方锐目光一闪,道:“娘,您发现没,这两天,来咱家借粮的,都比往日多了一些?”

“确实。”

方薛氏听方锐说得认真,也是重视,非常严肃答应下来:“好,娘不借了,以后说啥都不借了。”

还是那句话:除了三娘子家,柳树胡同的其它邻居都和方家相对疏远,关系也就那样。

心善是一回事,一二十斤麦糠也不算什么,可牵扯到自家安危,那就万万不能允许了。

“那就好。”

方锐松了口气。

他说的严肃,其实也未必会有事,目前风险也不算多大,只不过是想引起方薛氏重视,掐灭危险于萌芽之中。

话虽如此,方锐也不敢大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些许可能他都不敢去赌。

‘其实,我在家的时候,倒也不怕出什么意外;只是,隔三差五去黑市时……’

在方锐看来,锁门都不保险。

对此。

他也有办法:近来,晚上去黑市时,就让方薛氏、方灵俩人,躲进地窖,外面搬一块大石头堵住,非天赋异禀者,或者入品武者,根本搬不动。

这就相对安全多了。

商定了这事。

方薛氏感慨道:“前两天,再一次交例钱,之前借贷老虎帮的人家,都像当初的老楚家一般,破家了……”

“这世道啊,什么时候是个头?”她似乎是在问方锐,又似乎是在喃喃自语。

“谁知道呢?”方锐也是叹息。

乡下的农户,早就大面积破产了;如今,也该轮到城中了。

“都难、都苦,慢慢熬着吧!相对来说,咱家已经是好的了。”

“是啊!”

“唉!”

“唉!”

两道长长的叹息,传出窗外,在深沉的夜色中淹没无声,犹如时代的呜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