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那眼花开(75-76)(3 / 4)

加入书签

有熟人?”我试探着问道。

父亲听了愣了一下,“没有吧,我不知道。

”这下轮到我愣了一下,看母亲刚才和那人说话的样子分明认识,在很讲究人情关系的老家,认识医院里的人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母亲对此没必要瞒着父亲,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懒得去想其中的原委,做完一切之后回了酒店。

发新地址5678…c

妻子接到我的通知来和我会和是第二天下午了,非常不让我意外的是她是和表弟一起回来的,对于这点我并没有太过介怀,毕竟这也是我和表弟商定的回家期限,两人一起回来虽说让我有些不舒服,却也没有发飙的理由。

奶奶的追悼会将在第三天中午举行,而我们回上海的日期会是在第四天,也就是说妻子会在这里呆上三天。

事实上我并没有看到表弟,而是从妻子的口中得知两人一起回来,说是表弟得知情况后主动承担起护送她回来的任务,对于她的坦诚我感到了一点欣慰。

妻子回来后理所应当的入住了我的酒店客房,而表弟据说直接回了村里的老家。

“别太难过了。

”妻子抚着我的背柔声说道。

“我没事了,人这辈子总要经历这些的,缓过来就行了。

”妻子点了点头,给了我一个鼓励的微笑。

“对了,我走后他没找过你吧?我是说在我通知你来之前。

”我问道。

“没有啊。

”妻子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可能是被你吓到了,他没找过我呢。

”我注视着妻子的眼睛看了一会儿就移开了视线。

“那他和你回来的一路上说过什么没有?”我又问道。

妻子的目光有些游移,“呃,也没说什么,只是发了些牢骚,觉得我们是在把他呼来喝去。

”我点了点头,“等忙完这事,我们走之前我再找他聊聊,如果他还有什么要求我尽量满足他,总之不让他把这些事乱说就行。

”“我觉得他应该不会这么做。

”“那样最好,否则我不会对他客气的。

”我的语气有些冰冷。

时代的变迁使得我们这小地方的殡葬流程和大城市的差别越来越小,追悼会是在现成的殡仪馆进行的,结束后父亲捧着奶奶的骨灰盒坐车回到老家的老宅,那里摆设了灵堂。

看着奶奶的大幅黑白照片下那个小小的方盒子,想着从小疼我爱我的奶奶如今静静地躺在那一方小小的空间内,今后再也见不她的音容笑貌,我原先已经略微平复的心情再度沉痛了起来。

整个下午我和父亲两人穿着孝服守在灵堂里,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的吊唁,而妻子和母亲两人则在外屋招呼这些人端茶递水,尽着为人妻,为人媳的本分。

好不容易送走了最后一批吊唁人群,父亲捶着酸软的膝盖对我说道,“锦彦,把你妈找过来,我和她说点事。

”见我站着不动,他好言相劝,“算了,别和她怄气了,你这都几天没理她了,差不多了,我得和她合计下晚上的宴席。

”我这才不情不愿挪动脚步慢慢朝外屋走去,只见老宅偌大的外屋连带屋外的院子内还有三三两两喝着茶嗑着瓜子的亲朋街坊,这些人中有些人我认识,见我经过会说几句客套话,有些人不认识,但是来者是客,我经过时也会微笑点头致意,说几句感谢的话,可是我转了一圈就是没找到母亲,其实不光是她,就连我妻子也没找到,我不禁奇怪这婆媳两人去哪儿了。

我绕着客堂和院子转了两三圈还是没找到人,于是我想着就这么回去跟父亲交差,反正我也不想看见她,就在我往回走向灵堂的时候,一个人从侧面厢房方向急急走出差点和我撞个满怀,来人正是我的母亲。

“谁啊,走路不长眼的。

”母亲边走边整着衣服,那样子就像是个从厕所出来的中年农村妇女,事实也正是如此,她抬起头见是我像是受了惊吓一般整个人哆嗦了一下。

想着她这几天躲着我的样子,再看她现在的样子,我的心不禁一软。

“妈。

”我瓮声瓮气地叫了一声,“我爸找你,就在里面。

”我说着把手往灵堂方向一指。

母亲哦了一声,也没抬头看我,而是快速朝向我指的方向小跑了过去,仿佛背后有人追赶一样。

我摇了摇头,忽然想起什么,对着她的背影大声喊道,“诶妈,娜娜在哪儿啊?”“我不知道,你自己找找。

”母亲头也没回的留下一句话就消失在了拐角。

我摘下孝帽,脱下孝服,原地做了几个拉伸的动作来舒缓一下僵硬的身体,随后慢慢走出了院门,这里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哪怕这些年变化颇大,但还是残留着一些儿时的记忆,我刚想出门走走却迎面看见了正向着这里走来的妻子。

“我正找你呢,你去哪儿了?”我走向妻子,却看见她脚步虚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