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1 / 2)

加入书签

小刘真是无言以对,转载是想就能的吗?他只是一个农场内刊编辑而已, 但领导却拿报社编辑的标准来要求他。你杀牛就用牛刀呀, 为什么要用鸡刀?

但领导的要求无论多离谱,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执行。他这次没去找马师傅, 他决定厚着脸皮来找杨君苏约稿。

杨君苏见到小刘是热情招待, 还请他吃了几块井镇西瓜解暑。

吃完西瓜,小刘就说明来意。

杨君苏爽快答应:“咱俩是什么交情,这点小忙我还能不帮?你说吧, 你需要几篇文章,我就算熬夜也要给你赶出来。”

小刘心中十分感动, 说道:“版面其实已经凑够了, 我还没拿给纪书记看, 主任先就不满意了。说想要几篇让人振奋的稿子, 最好能让《农垦报》转载的那种。这可把我难住了, 现在农场麦收已经过, 秋场没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发生,平平淡淡的,实在没什么内容可写。”

杨君苏给他出主意:“刘同志,你可以试着打开一下思路,咱们农场可是一片广阔天地,到处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可写的东西多得很。就拿我们四分场来说。,一篇写他们的新房,题目叫《领导政策好,人民生活好》;一篇歌颂军人家属的《这里的江山格外娇,这里的妇女觉悟高》;歌颂赞扬开荒队的《战天斗地当愚公,幸福花开万代红》。

写完三篇稿子,杨君苏觉得还有余力,就顺手写了一篇关于宋要武的《昔日铁姑娘,今日女场长》。领导的威望不是一天树立的,你得慢慢积攒,润物细无声地宣传。写完,她想了想,也没拿给宋要武看,这种赞扬的文章,你拿给当事人看,人家也为难呀。她只是纯粹有感而发而已。

杨君苏把四篇誊写好的稿子交给小刘,小刘看了一会儿,惊喜、震撼、佩服各种表情一一闪过。

看到最后,他只能佩服地说道:“杨同志,我感觉咱们农场埋没你了,你这样的人才应该去大城市一展手脚。”

杨君苏谦虚道:“我身为农场子弟,所有的一切都是农场给的。什么埋没不埋没的。三百六十行,都是好行;农业战线才是第一线。”

小刘点头:“你说得对。农业战线是才第一线。那什么,你先在办公室里坐会儿,我拿给何主任看看。”

何主任一看,立即拍着大腿说道:“对对,就是这个味道。光看题目就令人振奋。小刘,你以后多跟杨同志学学。看这题目取的,这就叫画龙点睛。”

小刘:“好的何主任,我会好好跟她学习的。”这话是真心诚意的。

何主任拿去给纪书记看,纪书记看了也说好,拍板定案:“全发。”接着又补充一句:“以后小杨的稿子直接发。”

何主任点头:“好的好的,纪书记。”

杨君苏的4篇稿子同时上了内刊,杨利民一看,又忍不住炫耀。大家自然乐于捧场。耿忠假装听不见。

耿忠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前段时间革委会的葛红生和宁雷去四分场批判杨君苏,结果反被斗倒。很快就有传言出来,说举报信是他们父子写的,大家对他们是敬而远之,明里暗里排挤他。

以前杨利民是办公室里的最底层,现在是他。以前被人摇头叹息同情怜悯的是杨利民,现在换成了他。

他儿子耿军比他的处境还差,领导给他穿小鞋,同事挤兑他。有人笑话他们父子俩变成了难兄难弟,辈分都变了。

杨利民看着耿忠这么倒霉,心情就更好了。这人呐,要是没生个好儿女,一辈子就完喽。

像耿忠和耿军真是越努力越完蛋,不像他,躺着就能过上好日子。

现在的他,生活美满,家庭和谐,天天心里乐开花。

家有四朵金花,纯金的;马上要住大房,全新的。

兄弟父母捧着,真心的;他还是科长爸,亲生的。

三不倒

内刊登出来后, 小刘主动给《农业报》和《农垦报》打电话,问他们要不要转载。

两家报纸的编辑一看,觉得文章写得确实不错。

《农业报》准备转载军属篇和垦荒篇, 而《农垦报》要转载的是另外两篇, 建房子和宋要武那篇。

宋要武是隔了一天才看到内刊, 她看完杨君苏的那篇《昔日铁姑娘,今日女场长》后,默然良久。倒不是说她写得不好, 相反,写得非常好。就是这溢美之词太多了。尽管夸得很含蓄自然, 浑然天成, 可她还是有些不适应。

她想了想,把杨君苏叫到办公室里, 问起这个事。

杨君苏说道:“宋场长, 小刘来找我约稿,我写了四篇让他挑, 没想到他全部刊登上去了。我也不确定都能上稿, 看你挺忙,就没好意思让你审稿。是我写得哪里不妥当吗?”

宋要武:“不,你写得很好, 文字朴实生动,自然流畅。就是我不太适应。”

杨君苏严肃地说道:“宋场长, 我要提个建议, 我觉得做为领导, 就是要‘批不倒, 吓不倒, 夸不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