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3 / 3)

加入书签

杨君苏一听他话里有话,再也想杨梅之前就想搬出来住,便说道:“虽然我公公婆婆人很好,我爸妈人也挺好,可咱们年轻人毕竟跟他们老一辈的生活观念不同。我就怕时间长了,磕磕绊绊的,会影响我们双方的感情。再加上,为了我工作方便,我们就搬出来了。”

朱明成频频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杨君苏接着说:“唉,其实咱们上次搞的那个集资建房挺好的。我觉得要是职工们的生活水平再提升一个档次,大家手头有余钱,再搞一次也未尝不可。”

朱明成不由得心里一动。上次他错过了,如果再来一次集资建房,他肯定能轮上。

他想了想,建议道:“杨同志,其实你的主意也未必不可行,只是你需要让我们党委的影响再扩大一下。你看准时机再提一下,我再帮着提一提,宋场长一同意,张书记没准也跟着同意了。”

杨君苏把张书记刚才的话一联系起来,瞬间明白了。张书记想的是扩大党委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还不想大动干戈。对,就是出巧力得大好处。

问题是怎么扩大影响力?农场内刊,他已经看不上了。县报,市报已经上过了,你再想上,也得有充分的理由。人家报纸也不是她开的想上就上。

报纸不是她开的?杨君苏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他们四分场可以办份场报,跟内刊走不同的路子,走亲民接地气路线,就办那种油印小报,成本也不高。

杨君苏回到办公室里,就跟齐冰高洁小赵三人说道:“你们说,如果咱们四分场要报场报,你们想在上面看到什么样的内容?”

三人对视一眼。

高洁先回答道:“我想看些有意思点的,不要全是大套话。”

齐冰说道:“我想看实际一些的内容,像是农事呀,最新时事新闻啦等等。”

小赵挠挠头,说道:“我想看体育类的,估计也没办法弄。”

杨君苏又去问合作社和机耕队的那帮人。

大家一听说要办场报,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小路抢先说:“杨姐,场报一定要宣传我们机耕队。”

田翠翠说:“必须有我们养殖厂。”

李卫红抢着说:“你们都放心好啦,肯定都有份。杨姐,咱们的场报最好要有革命性。”

杨君苏总结各方面的意见再加上自己的考虑,打算先弄一份手抄报出来做为样报。

样报上分为时事新闻,工农动态,民生文娱,体育风采,甚至还有一块广告栏目,现在用不上,以后备用。

头版头条是她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巍巍西山春意浓,改天换地乐无穷》,文章的主题是回顾往昔,展望未来,把握现在;还有插画,不过,杨君苏画画水平不太行,她留出空白给擅长绘画的同志。

除了文章,还有短小精干的新闻报道,比如养猪场的小猪们来了,养殖场的鸭仔到了,砖厂的质量再创新高等等。体育报道,就写了四分场的乒乓球比赛和职工的羽毛球比赛。

写完几篇重要的文章后,杨君苏把手抄报拿给高洁齐冰他们看,让他们也贡献一点力量,三人倒是挺乐意,你一言我一句的,但是等到往上写时,他们又犯了难,因为他们的字跟杨君苏的一比,显得有点难看,而且字体不统一,很影响美观。杨君苏只好让他们先写好稿子,她回去统一誊写。

除了高洁齐冰三人,还有李卫红他们。大家集思广益,各出奇招。

意见汇总完了,她还得统一誊抄上去,累得手腕酸痛。温明知得知她要弄手抄报,就自告奋勇道:“苏苏,我能帮你做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