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7章 不能起身的赵国周相(3 / 4)

加入书签

了张敖,张敖被骂的不敢出门,整日仰头叹息。

毕竟有鲁元公主在,他们也不敢闹大。

随即便是周昌和周谷,周昌的名声太大,他们也不敢招惹,最后就只能是软柿子周谷忍受了一切。谁让他没有张敖的背景,又没有周相的实力呢?

因此,面对大王这有些异常的举动,群臣都是很小心,生怕自己那句话说错了就变成下一个周谷。

便是刚刚从赵国回来的周勃,似乎也知道了这里的情况,他一直都是平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板着脸,一言不发。

大王特意恩赐他的三个孩子一同入宫,此刻就跪坐在周勃的身后。

这三人,此刻也是一脸严肃,一脉相承的“司马脸”,不禁令人感叹基因的强大。

刘长举办了这次隆重的宴席后,便让群臣离开,唯独留下了周勃和刘泽,以及三公。

周勃看了一眼刘泽。

营陵侯刘泽,是汉高祖的远房堂弟,年纪不大,颇有军功,当初高皇帝还在的时候,就挺喜欢他的,这人跟其他的刘姓宗室不同,他总是在想办法拉近自己与吕后的关系,跟吕家的关系非常的不错,同时在民间也很有威望,就是跟张敖那般,喜欢结交朋友。

刘泽注意到周勃看向了自己,轻笑着点了点头。周勃却只是看着刘长,“大王费尽心思的将臣召来,是因为什么事情呢?“

刘长一愣,许久都没有大臣对自己如此冷漠了。

“自然是来奖赏您的军功!“

“若是奖赏,一封诏令就可以,何以召我前来呢?”

刘长笑着说道:“这不是为了当面奖赏您吗?”

周勃压根不相信这番说辞,只是板着脸。

“咳,诸君啊寡人是这么想的,如今这河西之地啊管理起来实在是不容易啊,如那敦煌之地,太过遥远寡人便想选出一位宗室能人,前往河西为王。&ot;

“可如今宗室之子,大多年幼,没有军功,不懂兵法难以承担这般重任。

“我便想要以营陵侯为河西王以周侯为相。“

刘泽显然早就知道这件事,他急忙低着头,做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来。

河西偏远,危险,需要一个能人来坐镇,刘长想来想去,宗室里似乎也就这位刘泽可以用,其余众人,不是年幼,就是没本事,根本坐镇不了河西。

三公此刻都有些迟疑,周昌和召平皱着眉头,韩信和张不疑却一点都不在乎。

周勃皱了皱眉头,说道:“大王,何不从陛下子嗣里挑选一年轻力壮者为河西王呢?”

“臣并非是不喜营陵侯,只是营陵侯年纪也不小,听闻河西荒凉。

“没有啊没有年轻力壮者啊”

“臣以为,公子祥可以为河西王效仿当初赵国故事,另外派遣一相暂且负责河西之事,直到公子成年。“

刘泽听闻,却也没有生气,反而是笑着说道:“周相说的对。”

刘长却有些迟疑,他摸了摸下巴,“若以祥为河西王就怕您施展不开身手”

周昌起身,又说道:“臣年迈这国相怕是也要另选他人为之。“

刘长瞥了他一眼,随即看着韩信,“师父,您觉得周相适合做这个河西国相吗?“

韩信点了点头,满不在乎的说道:“嗯。”刘长这才笑着看向周勃,“您现在觉得呢?”周勃的嘴抖了抖,说不出话来。

“很好,既然您不反对,那就这么决定了,以您为河西相!”

“可是,大王赵国百废待兴若是臣离开了赵国又该如何呢?”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我早有人选!”

“我将一块宝玉磨砺了许久,如今,也该试试成色了。”

周勃看了一眼周昌,周昌长叹了一声,说道:“大王这件事还是得谨慎啊,赵国乃大国,河西立国之事也非同小可!“

“不过,大王欲往西,河西就不能不立国。”召平却是站在刘长这边。

两位国相辩论了起来。

张不疑有些看不下去了,他叫停了两人,“两位莫要争执二位都有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那么,就由我来说句公道话。“

“这件事啊还是得听陛下的!!!“

周昌顿时破口大骂,“老夫居然还期待着你能说人话呢!“

刘长以及确定了河西建国的事情,不过,他还是在迟疑着,到底该让刘泽去,还是让刘祥去呢?

刘泽的优势是打过仗,能服众,制于刘祥嘛,优势自然就是更加亲近。

刘长每次遇到这些难题,他都会再三思考,苦思冥想,澄思寂虑,行思坐想,然后来长乐宫。

“阿母!!!“

“该让谁去啊?”

刘长坐在吕后的面前,直勾勾的看着她。

“让祥担任河西王河西乃是宝地,制关重要,除却刘祥,其余人都不能担任他尚且年幼,可以暂时在皇宫,让周勃以国相的身份暂且治理河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