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9章 深信不疑(3 / 3)

加入书签

情向来厌恶,对他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左相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你看看这些”

张不疑将那些文书通通放在了刘恒的面前,随即说道:“这些都是南边诸多港口和水路的具体情况,方才张右相来找我,再次说起了运河的事情,他认为,大汉的往后,当以海外为主,定然会大造船只,全力开海探索海外之疆域”

刘恒一点就通,“故而他想要开挖运河,就如北方的驰道那般,让南边也被彻底打通?”

“不错。”

“不愧是张相啊,每一步都走在众人之前,如今我们还在为改制的事情而发愁,张相却已经开始为改制后的开海之事而做准备了。”

刘恒赞叹着,在刚到达吴国的时候,刘恒也没有想过什么开海之类的事情,直到后来刘长多次催促,总是说起海外有很多好东西,说起海洋的重要性,刘恒这才试探性的派人出海,在吴国修建了不少的码头,造船,出去探索结果就如刘长所说的,吴国发现了大量的岛屿,也算是别样的开疆扩土了,而重要的是,这些岛屿上有各类的物资可以开采,有些岛屿虽然物资贵乏,但是位置极为重要,再前往身毒的过程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国如今对南边的海外是很熟悉的,对那些岛屿都有了很清楚的了解。

他们的船只甚至一度过了倭岛,沿着海岸前往北方探索,发现了一处寒冷到了极点的地方,方才返航。

大汉对陆地的情况已经算是很清楚了,幅员辽阔,甚至能了解到安息国那边的情况,还知道安息国西边的那些国,可对海洋还是有些陌生,实在是有太多可以探索的东西了。

刘恒说道:“运河的事情,可以将南越王叫来,我们三人一同商定,很快就能动手,不过光是修建运河,我认为还是不够的,我们也该想办法,鼓励海上的贸易,大开海上贸易道路,召集更多的造船匠,设计出更多的大船,让大汉拥有更多的船只过去所制造的车船就让航运时日缩短了不少,若是能造成更好的大船,这不比修建运河更有用吗?这些也是不能忽视的。”

“先前我吴国的船只就一度达到了天下之边缘,船员冻死了很多人,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朝着南边继续探索”

张不疑说道:“我知道这件事,可那不是天下之边缘,整个天下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而你们的船只到达的地方,唤作极,那里有一个通道,沿着一路走,可以到达一个全新的世界,唤作美州,那里有大量的牲畜,还有很多产量极高的谷物,乃是天下最好的宝地,各类的谷物是大汉所不曾见过的”

刘恒听到张不疑的话,却没有任何的意外。

因为这些话都是写在书籍里的。

刘长曾亲自编写了一本《地理志》,其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言论,包括所谓的“地球”,天下各大州,甚至是对那些州的形容,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水果作物等等,他甚至还画出了好几个舆图,画出了天下的大概模样。

但是,这本书在当下的可信程度是非常低的。

要不是作者是刘长,甚至都无法通过奉常府的审核,尽管刘长编的有模有样,可这本书的评价还是很低,那些航行的士卒们都说,陛下画出来的这舆图跟他们所见到的情况完全不同,包括他说的那些岛屿位置什么的,没一个是对的他们不太相信刘长所说的这些话,毕竟这家这位皇帝说了那些是大汉人不曾踏足过的地方,既然不曾踏足,您是如何知道这些地方的?又是如何知道那些谷物?那些奇怪的动物??

而且皇帝的信誉在大臣这里吧,其实真的不算太好。

他太喜欢吹嘘了,各种吹牛。

在群臣看来,刘长在书里所说的这些东西,就跟高皇帝忽然说自己是黑帝,将四帝变成五帝一样,是很荒谬的自吹自擂之举。

整个天下,对这本书深信不疑的,只有一个人。

没错,那人就是张不疑。

张不疑无条件的相信皇帝所说的任何话,哪怕是那些吹嘘的话,他也相信刘长在地理志里所说的这些,他觉得这些都是真的。

刘恒沉默了片刻,说道:“可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通往美州的道路,更没有发现什么陛下说的极昼,极夜之类的其实吧,我比你更熟悉长,他说的话,可以相信一半,不能相信太多他出生到现在,去过最遥远的地方就是身毒了,他又怎么会知道海外的情况呢?这大概是他自己胡乱编造的不足以信。”

张不疑愤怒的说道:“若是没有发现陛下所说的,那一定是你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陛下的问题!”

“难道你们要将自己的无能怪罪在陛下的身上吗?!”

ps:可能下个月就可以落户天津啦,以后就变成天津人啦,得赶紧开始学习天津口音,哈哈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