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 / 3)
,快走吧。”
觅秀看似乎兴致颇高也不好扫兴,哎着应了一声,回里间去拿好银钱,又叫小厮快些去备好马车,这才跟了上去。
……
……
萝州是盛国四州之一,地处东南,多河多山,草木丰盛。
这一方被河水润泽的土地,藏有无数的绝味山珍,其中又以一种伞柄发红的白色野菌最为出名。
因为形状实在像极了自家里发出来的豆芽儿菜,这菌菇便又被当地人称为“豆芽菇”。
“金蓉豆芽菇”就是和顺酒楼方大厨的拿手绝活儿,也是来往途径萝州的商人仕宦们必点的一道菜。
有这样大的名气,和顺酒楼客似云来,即便过了午时饭点,后厨依然烟熏火绕。
前堂自然也是热闹,大半的位置都坐了客人。
肩头搭着长巾的小二们手端托盘,麻利敏捷地在堂中穿行,将一碟一碟鲜香的菜肴含笑奉上。他们手脚不停,嘴里也不歇地说着一连串的讨巧好话,时不时就能收获好些零碎打赏。而食客们或大快朵颐,或各自闲话,气氛也算融洽。
和顺酒楼每日都会上演这般场景,也没甚稀奇。
堂中小二刚忙完一阵,得了些空闲,聚在柜台边听拨算盘的老掌柜说话,转眼就见门前又来了位客人。
这位客人是位年轻的夫人,身上罩着件镶白边儿的海棠红色挡风斗篷,略显妍丽的姣好面容覆在宽大的兜帽下,半遮半掩的,隐隐约约可见三分病色。
与她同行的还有个下人装扮的青衣侍女,和一条气定神闲的大黄狗。
要说他们在酒楼干活儿的,一年到头来来往往见过不少人——矜傲端方的高门仕女,潇洒爽利的江湖女侠,这些扳着手指头也数不完。
可如面前夫人有这样好容色的还是头回见得。
再看身上的细锦花锻和行动举止,还有那身边皮毛锃亮威武不凡,一瞧就知道是名贵品种的大黄狗,料想身份定是非同一般。
土狗大黄:“汪汪汪。”
在老掌柜的轻咳声下,小二回过神,下意识整了整衣裳,扶好小帽,这才笑着迎上去,“几位客官里面请,您是楼上雅间儿还是底下坐啊?”
宁杳牵着大黄的绳子,往里看了看,慢声道:“楼上吧。”
小二抬起手,大声应道:“好嘞,您随我往这边来。”
宁杳在雅间儿落座,小二给她斟了杯热菜,笑说道:“夫人想用些什么?”
宁杳望了眼木屏风上的菜单,“你们方大厨的招牌菜都各来一份。”
小二退出去,觅秀欲言又止,“夫人……”
宁杳:“怎么了?”
觅秀:“您一个人,十二个菜是不是多了些?”这都够得上小席面儿了。
宁杳摇头,“十二个而已,还少了。”
觅秀一时语噎,而已?少了?
这……是您对这些词儿有所误解,还是我对您不够了解?
窗外的长街铺合着整齐的石板,两边小贩正卖力地吆喝,比得雅间儿里更安静了两分。宁杳兀自喝茶,看着小摊儿上五颜六色的发带,闲来打发时间。
后厨的动作倒也快,没叫她久等,小二就陆续上齐了菜。
“夫人慢用,有什么需要叫一声就好。”
宁杳点头,看着桌上碗碟,先尝了尝远近闻名的“金蓉豆芽菇”。裹覆在菇上的汤汁有些粘稠,入口唇齿间都是淡淡的鲜味儿,这道菜里没放什么香料,主要还是以熬煮的河虾汤调味,衬出豆芽菇特有的浓香。但大约是火候没把握好,菌菇吃着总觉得稍显干老。
觅秀将盛满鱼汤的素白瓷碗放下,问道:“可还合夫人的胃口?”
宁杳握着筷子戳了戳,“还成吧。”就食材处理的精致刀工与烹煮工序的手艺来说,是比家里厨娘的要好上不少,但也不能说多叫人惊艳,一口下去转化来的灵力也并不算多。
觅秀:“如此看来是名过其实了。”
宁杳看向其他菜汤,传言确实夸大了不少。
这两人一狗在雅间儿里待了大半个时辰,才出房门结账。
掌柜的是个精明干瘦的小老头儿,拨了拨算盘,笑道:“总共是二十两三文,以前没见过夫人,想是头回过来的,您是新客今日便不算这小零头,二十两整。”
宁杳也微微笑了笑,道了声谢。
和她的从容相较,一旁觅秀的脸色就显得过分僵硬了,两眼怔怔地掏银子掏了半天不说,出门时还险些绊一跤。
老掌柜奇怪地瞥了两眼,转而就被刚到手还热乎的银子吸引了心神,又乐呵呵地打起算盘专心核账。恰在这个时候,小二的捧着垒满了碗碟的红漆木托盘从楼上下来,一副神情恍惚的模样,和方才的青衣侍女是如出一辙的古怪。
老掌柜看他心不在焉的,不禁道:“这是怎么的?好好瞧着路,你也不怕把我的碗给磕碎了。”
小二恍然,忙走近了些,把手里的托盘挪给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