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20(1 / 3)

加入书签

“那炖的腊肉跟筒子骨,香喷喷油花花的,她楞说有什么味儿,不吃;腌好的酸白菜、酸豇豆,她说人腌的时候没洗手,也不吃;还有那白面馍馍,落地上沾点灰,沾灰的地方撕了也不吃……

“你说这妮儿是个啥人,我养这妮儿不容易啊,把她养活这大我去了半条命。

“总算把她养活成人,这么大的出息,这么大的能耐;都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珍卿,到你敬我的时候了——”

珍卿多少有点无语:“祖父,我还没到三十嘞……”吴二姐和陆三哥都暗里发笑。

杜太爷横眉怒目:

“那就是个说法儿,你跟我较啥真儿,还差那一年两年哒?!;真要等到你三十岁,我骨头都化了我,你还敬我个啥,只能给我进三炷香……

“哼,一把屎一把尿,养你成了人,如今有出息长本事了,眼也高人也厉害了,不把你爷放眼里头了……辛苦给你晒的鱼干,不吭不嗯就扔下了,哼……

“那圣人还说了嘞:长者赐不可辞,辞之不恭……”

二姐和三哥就是听着,不了解老爷子的脾气,暂时按兵不动。

珍卿也听杜太爷絮叨,一直不插话儿不顶嘴儿。

她太了解杜太爷了:老头儿是可惜那鱼,觉得心意被糟蹋了,面上也有点过不去,让他絮叨一下事就过了。

杜太爷最后哼一声,愤愤地说:“那是玉带河的鲜鱼晒的……”

珍卿最后哄杜太爷两句,他总算不叨咕了。

听他们祖孙俩说话,用的非常朴素的乡音,老人家虽然行事怪诞,心里确实惦记孙女。

过了一会儿,杜太爷顾念起继孙子、孙女,说给大家带了好多皮子。

那都是从关外贩来的好皮子,很多是存得好好的皮筒子。

叫继孙子做成皮袄皮裤,入冬穿上既灵便又排场;还叫吴二姐做成皮大衣穿,说现在的官太太们,都喜欢穿个皮大衣,洋气得很。

杜太爷还带了不少土产,像毛笔、锡器、陶人、韶酒,还有那烟草、瓷器、茶叶、绣品,提了快有十大箱子来,可把人累了个够呛的……

吴二姐和陆三哥都捧场,卖力恭维杜太爷一路,可把这老头子舒坦坏了。

珍卿看杜太爷舒展的眉眼,就晓得他心情放松了。

毕竟,后妈家有钱有势门第高,他一个僻野乡村来的人,难免怕人不拿他当回事。

两辆汽车驶到东方饭店,那餐厅经理率着一众属下,迎接钦差大臣一样站外头迎接贵客。

这阵势说大也不大,却还是把睢县来人震着,杜太爷走那旋转门的时候,差点又把自家旋转出去。

大家的衣裳或多或少湿了,早由等候着的男侍应带着,各自到房间洗澡换衣服去了。

酒店还给杜太爷请了医生,收拾完了以后就给看病。

珍卿和二姐、三哥一起,守着大夫给杜太爷看病。

杜太爷就是晕船引发的肠胃炎,年纪大了脾胃虚弱,所以症状显得严重些,暂时没有大碍,先吃点药再说。

临到餐厅吃饭的时候,谢董事长和杜教授,竟然一直都没有露面儿。

后来三哥接了个电话,回来时神色淡了下来,说请他们先入席,他要上楼打两个电话,待会儿就下来。

珍卿晓得肯定有事,要不然,不至于两个人都不来,三哥也不会临入席再打电话。

儿子儿媳都没来,杜太爷虽说反应不大,但也不能叫他凭白误会。

珍卿悄悄告诉杜太爷,最近总有人查商户的税,一个不好人还要坐牢,这事儿一点不能大意,必须后妈亲自去坐镇,杜教授也能在边上帮帮忙……

给睢县来人办的接风宴,虽说谢董事长和杜教授都缺席,但谢董事长把钱给到位,把这小宴弄得像皇宫盛宴。

瞅瞅那锃明瓦亮的屋子,看看那新鲜洋气的陈设,还有那一个个装束光鲜的后生,板着小脸往那儿一站,那训练有素的言语举动,客人的自我感觉立刻良好。

杜太爷在接风宴上,享受的是美食美器,听的是西洋乐器。

他看着杜家两兄弟,还有杨家二外甥,都有点受宠若惊,也没见过多大世面似的,他心里这得意劲儿哦,比当了太上皇还过瘾。

不过杜太爷得意是得意,这也好多地方不习惯,这上菜不先上齐就吃,他就觉得别别扭扭。

到后来他憋得想解个大手,珍卿叫谢公馆的男听差,上房间里的马桶。

杜太爷对个菜盆样的马桶,蹲在上面死活上不出来。后来没奈何,只得叫侍应给他找个痰盂,他终于解决了生理问题。

这一顿接风洗尘的午餐,吃得勉强算是宾主尽欢。

下午也没有别的事,他们并未在饭店多逗留。

杜明堂被他弟弟杜远堂,直接带到他家里住去了。

吴二姐回了众仁医院。

陆三哥一直没离开,和珍卿一道儿,带着杜太爷、二表伯、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