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08(3 / 4)

加入书签

半截屁股在外头。”

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有的人赞美“真是有趣”,有的人赞叹“果然有趣”。尤其小孩子很喜欢,嚷嚷着想要这幅画。徐老太太是觉得没法分,给哪个孩子都不好,赶紧叫佣人收回去放好。

韩夫人欣然地说道:“要说炉火纯青,臻至化境,我倒觉得此画极有潜力。”想一想却柳眉微蹙:“我记得韩次长的夫人,是独生的女儿,她哪来的妹妹?”

甄嘉廉部长呵呵地笑,故意卖关子说:“你若知此画是谁的作品,准得大吃一惊。”韩夫人故意不催促,笑笑地说:“弟弟你也不用逗我,我见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再难有什么事,还能叫我大吃一惊。”

她弟妹甄太太说:“我们放在三姊妇幼局的《黟山轿妇》图,姐姐还记得吗?”不待韩夫人回答,甄太太笑意满满地说:“她画的苦难写实派我就喜欢,没想到她还能画这么精致漂亮的。”

韩夫人还没反应过来,她弟弟甄嘉廉颇有兴致地揭密:“她师父就是慕江南先生,她正是慕先生的女弟子。她虽然只学了两年多油画,却师从李松溪先生,学过十几年的国画。小姑娘很有灵气,我看她前途不可限量。韩尉亭太太,正是李松溪先生的女儿,她既是韩太太的小师妹,不是韩尉亭的小姨子,还能是什么?”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中华研究院的院长郑余周先生,还有公民党监察院长明戈青先生,不约而同露出了然的微笑。

甄家大姐打一下弟弟:“云里半天不到地面,你倒说她叫什么名字?她是哪家的小姐?”

别人倒来不及说,郑余周先生出来抢话:

“当年老朽在粤州考试举人,李松溪先生作为学道,负责监考和阅卷,说来还是老朽的座师,杜小姐论起来,还是我的小师妹呢!

“她父亲杜志希教授,恰在我中华研究院麾下,如今正在冀州考掘一座古墓,杜家父女与老朽交往不多,不过论起来渊源甚深啊。

“老夫去岁路经海宁,访亲问友偶遇一件奇事,正是关于这杜小姐的,不知老太太与夫人们,有没有兴致一听啊?”

城府丘壑不浅的郑先生,突然冒出来说这一段话,大家一时间觉得很新奇纳罕,还不知道什么反应,老太太兴匆匆地说要听。

徐老太太年纪大了,年纪大就耳背眼花,如今常喜欢听戏匣子,习惯了听故事找乐子。夫人们作为新式女性,也喜欢有个性的女孩子,便请郑先生快点讲。

郑余周先生娓娓道来,从杜小姐父母私奔开始,讲她自幼慈母早亡,父亲又远奔他乡。她跟着老祖父在乡下长大,幼时从一位匡先生学经典书法,后跟随李松溪先生学国画书法经典。

“老朽头回见这种女孩,比之多少男孩都有骨气。她继母待她虽然不错,她却不想做寄生虫,上学之余勤奋作画,就为攒钱买房将对她有劬养之恩的祖父,接到身边奉养天年。

“余周听后极为感动,与申报肖先生欲资助其买房,结果杜小姐坚辞不取,道是少年人有头脑和手脚,不可寄食于人,空负少年。诸位不晓得,时下老少皆爱的《葫芦七子》,正是杜珍卿小姐的大作。不过杜小姐为人低调,不欲以真相示人,她的少年才名被埋没了。其实,如她这天赋深厚又勤奋者,何需慕江南先生偏袒带挈?慕先生虽孤高傲岸,却也不失清高,以老朽之心度之,怕是慕先生爱才心切,欲择英才而教养之,才对小弟子格外看重些。”

大家都沉浸在这故事里,徐老太太不再清亮的眼睛里,流出晶莹的泪花,把她眼睛变得湿润,她饱含感情地询问儿子:

“那杜小姐在哪儿呢?这么叫人心疼的小姑娘,我真想见一见她。”

她儿媳妇欣喜地拍手:“姆妈,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她本来住在海宁,早前放假来应天玩,如今正在韩尉宁次长家。派一辆车过去,马上人就接来啦!”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12-22 22:45:51~2021-12-23 23:47: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rani、安诺 10瓶;洛殇莲 5瓶;柏林慢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老友聚餐生风波

大家说去接杜小姐来。主人甄嘉廉问了才晓得, 家里的车都派出去。甄家大姐大手一挥:“怕什么,派我的车去。”

韩夫人倒有点犹疑,关于慕先生和他的女徒弟, 她听了很多不一样的说话。其中就包括云希宜夫人的说辞。

慕先生这风头甚劲的小弟子,她还听了更多不堪的说话, 说她青春貌美, 又负才气, 多少人爱她爱得不行, 天天放学校外等着许多追求者, 她每天轮换一个约会,一个月都不会重样儿,还有追求者乱放鞭炮, 造成交通事故还害死了人。还说杜小姐在韩家住着,韩家两兄弟都欣赏她,据说容亭的未婚妻张小姐还吃醋呢!

韩夫人有这先入为主的印象, 态度转换就比常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