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37(3 / 4)

加入书签

意思叫珍卿先去梳洗歇息,叫三哥跟长辈同辈们好好说会话。不知她们打的什么主意,反正珍卿和三哥早默契,既然不在意得罪他们,就不必被她们牵着鼻子走。三哥由她们自说自话一会,再次问给他们安排的下处在哪里。

那陆大太太眼睛闪闪,跟周围人笑着说:“你们坐车坐船也累了,早点休息是正理。”然后就招呼管家过来,说马上带九少爷去休息;又叫个女执事带珍卿去安置。陆三哥很无聊地一笑,告诉她们要和珍卿住一处。

那二姑太太咯咯地拉着三哥笑:“这浩云真是猴急,未婚夫妻不能一摞住,你们房间也没安置在一起。小九你省省事,免得传出去叫人笑话。”

珍卿拉着三哥不撒手,害怕的声音都发抖:“三哥,我不想自己一人住,听说老宅里黄大仙多,我一个人害怕嘛。”三哥被她嗲嗲的声音逗笑,温柔地摸摸她脑袋:“没事,这里住不得,我们就住旅馆去。”

三位太太看珍卿发嗲,暗觉这女伢真不害臊,又看浩云也配合她起腻,都觉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那二太太不大顺气地说:“小九,你不要太不省事哦,孙子孙媳回来省亲,好端端跑去住旅馆,外头人晓得要笑的啊!”

陆三哥笑得漫不经心:“不妨事,常有人议论陆家是非,想必长辈们都习惯了,不会计较外人的口舌。若确实不能叫我们同住也不打紧,我看这条街上就有旅馆,到旅馆住住也行。”

三位太太脸上都挂不住,那二太太虎着脸拉珍卿,一副长辈管教晚辈的口吻:“不像话,你们小人家由性子乱来,做长辈的不能不看着。”

不等珍卿和三哥反应,那大太太却连忙妥协:“那可不能叫你们住外面。……能住两个人的院子,让我想想,对喽,惜音从前的院子没人住,她不在家你大伯当书斋用,取了文绉绉的名字——叫静虚斋,倒是干净清雅得很。小九别争了,我马上叫人给你们收拾。”

三哥和珍卿也没想大闹天宫,目的已经达到,其他稀里马哈过得去就行了。

到静虚斋请无关人士离开,胖妈忙着收拾东西,三哥跟阿成在厅里说话,唐小娥他们四下走走看看。

珍卿打量这静虚斋内室的陈设。刚才过来时已经天黑了,外面厅堂、楼房没能看仔细,房内的布置倒还算清雅。房中家具多见黄木红木,红木坐榻还嵌着大理石,往里头书房瞧一瞧,看见满架的玩物书籍,粉白的墙壁上挂着字画和古琴。——从这些内室的陈设布置,能够看出陆家确有底蕴,不是暴富的土豪。

珍卿细看墙上挂的四幅屏画,是清初馆阁体画家“四王”的作品。她撇撇嘴,不以为然地收回视线,三哥跟阿成交代完事,见状走上来笑问珍卿:“怎么,这画是假的?”

珍卿摇摇头说:“假不假的,我倒不会随意断言。不过叫我想起来一事。”

珍卿刚刚拜入慕先生门下时,慕先生总喜欢考验她。

有一回到慕先生的书房,看见墙上有两幅山水画,她看了半天没有吱声。慕先生就问他:“你看出什么好处来?”

慕先生干瘦普通的面庞上,最显眼的是他的眼睛,平时看不出来什么,但他情绪鲜明的时候,眼中会迸出明亮或锐利的光。

珍卿一点不怵地说:“学生见识浅陋,只看出笔法考究,其余好处,还未端详出来。”

慕先生微微讶异一下,眯眼问珍卿:“听闻你也熟习国画,竟看不出这四王的画笔墨含蓄、浑厚清逸吗?”

珍卿当时就觉得很讶异,她听说慕先生学贯中西,竟对四王这种拘泥俗套的画法评价这么高吗?她只好含糊地瞎侃一通:

“古人常说‘达者为师’,在艺术境界里面,慕先生早已走进大雅之堂,进得深入自然看得清明。学生才疏学浅,一知半解,还在雅堂之外徘徊,难免一时懵懂。还请先生海涵。”

慕先生却笑起来,不发一言地端起茶喝,过一会才淡淡地看珍卿,又问:“你学画是为什么?”

珍卿想一想回答:“是为了趣味。”慕先生虽未表明态度,以后却对她格外青睐些。这就足见他的审美和态度了。

珍卿觉得四王的作品故作高深,平常人审不出什么美感来,就是慕先生这种大家也很不屑。而陆家这位大老爷,专门在书斋高高张挂,此人要么附庸风雅,要么故作高深。反正珍卿咂摸不出值得佩服之处。

三哥听着好笑又好玩:“你这种评价,倒是一针见血。你跟你慕先生,都喜欢以物观人,难怪能趣味相投。”

时间已经有点晚,三哥说去看看他父亲。叫珍卿洗漱完自己先睡。

陆三哥的父亲陆亭林,如今是离群索居地过活着。上回她后妻带大女儿到海宁,回来时被当成ji女抓去坐牢,救回来娘儿俩名声扫地,便将她们俩人送到乡下,一家子好一阵羞得不能见人。陆亭林跟小儿子、小女儿,更是一直避居家中,绝不主动出去见人。

陆浩云上回见他父亲,还是去年在海宁。他父亲那时候虽为流言所苦,当时还是俊朗中年人的样子。这回来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