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93(4 / 5)

加入书签

此人。

珍卿直恐这事传到国内,万一叫三哥和祖父知道,这才是真正令人穷于应付呢。

——————————

珍卿在一桩抢劫案中的匿名出现,引起中国留学生的恐慌愤慨,引起美国东部教育界的注意。而作为中国驻美公使的龚则仕,在一次对外宴会中提及此事,这桩未遂的抢劫案,也得到美国上层一点关注。当然,他们是因为伟大的美利坚国沦落至此,而被仰其鼻息的弱国刺痛后的屈辱。

珍卿恢复上课的第三天,受到金牧师叔侄的邀请,去他们一个乡村教堂游玩。珍卿一到乡村地界,感觉这里空气清新,风景甚美,值秋季四处落叶蔽径,秋风袭人,觉得颇像简·奥斯汀小说里的境界。她还笑问金牧师叔侄,这里有没有度假屋之类的,以后放假也许可以来,金牧师说他有房子在此,杜小姐尽管来住一住。

中午,珍卿在教堂有个简短演讲,给外国教士和教民讲中国美景。她用她擅长的散文诗式的语言,讲述她见识过的中国美景,不但引用中国古人的诗,还同本邦的美景类比。

有个好事的雀斑少年诘问珍卿,是中国景美还是本邦景美,珍卿还算客观公允地说,美利坚的佳山好水当然厉害,但当中国恢复和平富饶时,她的山水风光是无与伦比的。

这个好事之徒不免话赶话,问她为何不努力恢复祖国的和平富饶,反倒不远万里在这里讲话,是否得承认在国内寻不到救国之道。珍卿引《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引孔夫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简单解释师法强盛之国的意图。

眼见那雀斑少年还要张口,金牧师终于忍无可忍,让人把那杠精请了出去。跟村里教堂的人聊了半天,出教堂发现杠精在外面等着,问珍卿明明自许现代女性,为啥但凡讲话都要引用死了几千年的人。

一向从容温和的金牧师,被这雀斑少年气得要破功,金艾达挽着珍卿无奈介绍,说这是金牧师的小儿子戴伦,也就是金艾达的堂弟,又给雀斑戴伦介绍珍卿。雀斑戴伦满不在乎地说,我想杜小姐回答我的问题。

珍卿审视着这个小洋鬼子,他的神态和语气让人反感,感叹美国种族主义分子真多,不过遭遇的次数太多,珍卿也被搞得没脾气了,鉴于对金牧师和金艾达印象好,她兴致勃勃地预备回答她。

雀斑戴伦竟敏锐地捕捉到,珍卿从容温和中的戒备谨慎,笑嘻嘻地一针见血:“杜小姐,让我猜一猜,你无疑是个渊博的爱国主义者,可你对中国的现状也不满,不想提起现在的中国,总想展示过去的荣光,我猜得对不对?”

珍卿下意识地双目圆睁,看一看金艾达和金牧师,若无其事地笑一声说:“为了避免你妄自揣测,我不妨告诉你一个事实。我为什么总引用古人的话?这并非我个人的习惯,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一样。我们中国的历史太长,有纪录的五千年涌现太多精英,他们遇到后世人可能会遇到的事,说过后世人可能要说的话,我们后来人就省省事,习惯借古论今。

“你能明白吗,金先生?噢,也许你不能明白,一个建国才一百五十年的国家,不会理解五千年国家的语言习惯。对了,你说话想要引用古言的话,只会讲富兰克林说、华盛顿说、林肯说、霍桑说、马克·吐温说吗?本国的先贤有五十个吗?余外是否只能借欧洲先贤之口?”

珍卿自始至终笑语婉转,没有一点疾颜厉色。

雀斑戴伦闻言愣了一下,忽然猴到路过的榆树上,灵活地玩起了倒挂金钩,笑嘻嘻地冲珍卿说:“狡猾的小姐,你有太多中国古人的嘴帮你说话,我想一百五十年国家的傻小子,肯定辩论不过你。不过,你口里的中国似乎很有趣,也许有一天我会去玩一玩?”

珍卿懒得再理会她,直到确定雀斑戴伦没跟上,珍卿跟金艾达和金牧师道歉:“……我并非想攻击你们的国家……我很抱歉。”

金牧师叔侄全然不以为意,说他们一点不觉得受冒犯,即便杜小姐带着怒气,说的话也很真诚客观,他们的文人引用的对象确实有限。

金牧师说起小儿子笑着说:“戴伦出生那天,我正好收到十三封信,这是上帝的提示。金家都是守规矩的人,但戴伦从小就顽劣异常,他母亲总是忧虑地说,上帝已经放弃照看这个灵魂,他的天使已经逃跑,他的恶魔正在狂叫。我无法改变上天的意志,但我决定送他去军队。也许他的天使会被他的长官召回的。”

这当然是一种宗教式的戏谑,金牧师说这话主要还是无奈,不是对小儿子感到绝望了。

珍卿晓得金家人都很不错,但当这天的下午茶时分,金太太提起送雀斑戴伦去从军,问中国的从军环境怎么样,会不会有厉害的险境?珍卿看一脸懵懂的金太太,没说她对中国的洋士兵印象很差,他们时常酗酒闹事,侮辱妇女,而一个国家驻扎外国军队,提起来都觉得扎心吧?

但珍卿还是讲了海宁的花山别墅,讲那时候中国的政治军事民生,以及散步时遇到ji女被洋士兵侮辱,有ji女当场撞柱子自杀。金家人都听得神情耸然,金太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