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节(2 / 3)

加入书签

送我回去?父皇不会相信单凭我一个人就能逃出皇宫的。

那你猜猜是谁帮我逃出皇宫?

郑和闻言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就听到朱酒酒说:

你就算送我回去也洗脱不了嫌疑。因为我会告诉父皇,我非你不嫁。你觉得父皇听了会不会怀疑你?

他一旦怀疑你,你再想出海可就难了。

郑和惊恐地看着朱酒酒,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公主莫不是忘了,郑和是宦官。

朱酒酒:那又怎么样?

郑和还以为她不懂宦官和正常男人的区别,于是委婉道:公主此话对别的男子来说或许有用,但对臣这样的人来说无用,臣没有这样的能力,陛下也是知道的。

朱酒酒倾身上前,两人尽在咫尺,她目光灼灼,语不惊人死不休:谁告诉男女之间只有肉体关系?我不在乎这个,甚至还很厌恶,我就喜欢你这样的。

郑和从未见过这样的阵仗,被吓得连连后退,但他到底年长朱酒酒许多,见过不少风浪倒也还能端得住:公主,这些话可不能胡说。你是大明公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可惜朱酒酒完全不知道适可而止怎么写,她咄咄逼人道:是你问我我才说的,我是在回答你的问题啊。怎么就成胡说了?

你要不信,我可以发誓,我刚才所言没有一句是假的。】

永乐时期

刚到宫门口的郑和好悬没从马上摔下去。

这什么恐怖故事啊?

天幕怎么连他一个宦官都不放过?

郑和突然不想进宫了,宫里一定有狂风暴雨在等着他。

可他也是受害人啊,他比咸宁公主大十四岁,说句僭越的话,如果他是个正常男人,都可以当她爹了。怎么可能会和她有什么纠葛。

后世胡编乱造连年龄都不考虑的吗?

郑和想掉头走,可是宫门口的守卫已经看见他了,殷勤地上前给他牵马。

郑和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抬步走向皇宫。

唉,听到天幕说他,他就应该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天幕说完了再出来的,就不用面对这么尴尬的场面了。

皇宫里

朱棣也没比郑和好到哪里去,一脸呆滞地望着天幕,都是公主为什么差这么多?秦始皇的公主是父亲的小棉袄,他这个是什么?

逆女!

逃婚不说,竟还公然对宦官示爱,她知不知道嫁给宦官这辈子就毁了啊?

谁还会想当她的驸马都尉。

朱棣抬手捂住脸,心好累。这个女儿除了气他,到底还有什么用啊?

大秦

秦始皇向来对这些没营养的话不感兴趣,难得这回听得津津有味。

嗯,别人家的女儿,他家的女儿。

还是他家的女儿好,秦始皇眸光柔和了些,看着下首排排坐的一众儿女们心情都好了些。

却不知他的儿女们此刻都在想着怎么才能冒头,变成他最心爱的儿子/女儿,好给后世提供写作素材。

原因是阴嫚太嘚瑟了,她还真根据小说里的描述把肥皂、香皂做了出来,不仅得了大量的赏赐,积分还蹭蹭往上涨。

这段时间走路都飘着的。这也就罢了,父皇还允许她随意借取天幕所增的那些赠品,阴嫚最近在临摹父皇的画像,已经小有所成。

把他们羡慕坏了。

是他们不想学画吗?是他们连那些画都没见过几回,更别说临摹了。

于是做父皇最宠爱的儿子/女儿成了一众公子公主的目标。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有被呛到的前车之鉴,刘彻不敢在天幕说话的时候做喝茶喝水这些危险的事了,怕被呛死,连茶水都不端了。

他悠闲地靠在背椅上,时不时评论两句:“对宦官使美人计?这公主脑子不大灵光。”

朝臣们:“……”

陛下您被天幕打脸的次数还不够多吗?后世那些小说不都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言论吗?像这种对宦官使美人计的离谱事还少吗?

别说公主和宦官了,哪天天幕要是说皇帝和宦官有一腿他们都不觉得奇怪。

【看着郑和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朱酒酒语气缓和了下来:我是认真的,并不是玩笑话。相比做父皇政治联姻的工具,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我宁愿葬身大海,至少我看过宫墙之外更广阔的天空。

但现在我发现有更好的选择,就是你!

郑和眉头紧皱,这话太大胆了,根本不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公主能说出来的话,他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里愈发疑惑。

她真的是咸宁公主吗?

朱酒酒被他看得浑身发毛,故作镇定道:我在宫中留了线索,若是你想杀我抛尸,想当做没见过我是不可能的!

我这段时间已经和好些船手、精兵混熟了,除非你把他们都灭口了,否则他日你返程,我父皇母后一定会查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