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2 / 3)
:你也配质问朕。
话落,拔剑而出,反手抹了朱温的脖子。
在地府被笑了几百年的王负剑,他的剑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至少后面来的人再也不敢提这三个字了。】
唐太宗时期
《隋唐五代史》里并没有记载这些,只记载了朱温蚕食大唐的疆域,没想到背后竟还有这样的事。
李世民气得心哽,呼吸有些难受,连忙从袖口中掏出保心丸倒出一颗吞服。
大臣见状,忧心忡忡:“陛下,可要传太医?”
天幕不提大唐其乐融融,一提大唐就忍不住上火。看看,才多久,就开始吃保心丸了,要不还是宣太医在旁边候着吧,这也太危险了。
李世民抬手阻止了大臣的惊慌失措,他咬牙切齿道:“朱温,好个朱温,断了李唐最后一丝气息是吧,朕就掘了你朱家的根。传旨,凡姓朱者,不得科考,不得参军。”
“陛下不可——”
魏征刚开口就被房玄龄扯住,“房公,你拽我作甚?”
房玄龄心里无语得直翻白眼,李唐皇室都被朱温清洗至近乎灭族,陛下撒撒气也是能正常,你这时候凑上去不是找骂吗?
但还是小声解释道:“陛下正在气头上,你何必火上浇油。待陛下气消了再说也不迟,陛下又不是不知轻重。”
大秦
秦始皇嘴角抽了抽,王负剑?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荆轲行刺那一回?
还被笑了几百年?有这么好笑吗?想到后世把它写进小说里,秦始皇顿时脸黑了,难道后世人人皆知??
正在往麒麟殿赶的大臣和一众公子公主们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开始思考“王负剑”有什么好笑的。
荆轲刺秦发生于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已经是十六年前的事了,宫中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当时的朝臣已经换了不知道多少批。
唯有一些老臣还记得,但记得归记得,笑是不敢的。
只是感慨:后世居然把它写进了小说中,果然事关陛下,事不分大小啊!
秦王政二十年,出生得早些的公子公主已经记事,荆轲行刺的事他们知道,但王负剑还真没什么印象。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王负剑会被笑?
后世的笑点真奇怪。
【秦始皇杀了朱温后,对宫人威逼利诱,做好了接手朱温手中地盘的准备。一面准备还一面吐槽李唐皇帝脑子有病,设置节度使也就罢了,但为什么要把军政财的权力都放给他们?
这和分封有什么区别?
而且中央兵力那么少,节度使兵力那么多,这不是找死吗?
脑子有病。】
李唐的皇帝们,尤其是李隆基之后的皇帝:“……”别骂了,别骂了,又不是他们开始的。
李隆基脸色忽青忽红,十分精彩。
李世民怒而拍桌,直骂:“李隆基的脑子被驴踢了。”
太极宫的李渊坐不住了,带着宫人赶来,二郎,你这后代不行啊。
【这边秦始皇忙着接收朱温手里的势力,那边李世民进入靖康之乱,因为选的是困难难度,进入的时间节点是金军掳走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
李世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赵构,北宋变成了南宋,北边的疆土全丢了,心中顿时一咯噔,困难难度这么难吗?
结果打开地图一看,傻眼了,就这?这丢了和没丢没什么差别啊,本来就不大。
他大唐的疆土怎么只剩这么点了?
在得知金军掳走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宋徽宗的儿子只剩下他一个时。
李世民眼睛都亮了:还有这种好事!!天上掉馅饼啊。】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见所有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不由干咳了两声,解释道:“朕没有,朕不是!”
话音刚落,李渊赶到,他痛心疾首地指着李世民,“二郎,你,你……”把你父兄掳走你很高兴是不是?
阿耶对你太失望了,李渊努力地挤了挤,挤出了一丝泪花。
李世民刚要说话,就听到天幕继续道:
【坏消息:疆域缩水严重,还没有大唐的五分之一。
好消息:一来就是皇帝,爹和兄弟们全部被掳走了,没人和他抢皇位。
而且南边很富裕,粮草管够。
李世民:有粮草还怕招不到兵马吗?有兵马还怕拿不回丢失的疆域吗?别说丢失的那点,他能把大唐丢失的疆域也打回来。
李世民二话不说,开始干起了老本行。
在地府生活了这么多年,他都闲得长毛了。本来当了皇帝后就没什么机会上战场,死后地府还那么拥挤,那些鬼还打不死,只能收编。
这些年,鬼收编得是越来越多,自己的宫殿是越来越少,当然打架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毕竟打不死,打了也没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