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5节(2 / 3)

加入书签

位的可能,他膝下也无子,便在太祖一脉中择一贤才,将皇位传回太祖一脉也未尝不可。

……

南宋

被圈禁在行宫中的赵构满脸怒容,看天幕的眼神宛如看仇人。

他不厌其烦地喊道:“放朕出去,尔等乱臣贼子,不得好死,朕要诛你们九族,让你们不得好死。”

“朕打金军,朕让岳飞北上,放朕出去。”

……

可惜无论他怎么喊都没有任何回应,赵构喊累了后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庭院已经许久没打扫,台阶上布满了灰尘和落叶。

赵构坐在上面,怒容一点点消失,露出一张胡子拉碴、颓废瘦削的脸庞。

他已经不记得被关在这里多久了,只记得那一天,天幕出现,从太宗说起,然后卖了几本关于宋朝的史书。

当时他想买,可惜买不了。问身边的大臣,也都说买不了,他便没有放在心上。

没过多久,一些老臣突然拥护太祖一脉的宗室子弟登基,不仅如此,当时领兵的将军也都站太祖一脉。

后来他被囚禁在这行宫之中才知道原来他们早有预谋,他们从天幕上买了那本《细说宋史》后就在预谋了。

门外负责看守的侍卫见赵构消停了,才将身边早已冷却的食盒从小门递进去。

嘴里还念叨着“晦气,怎么被分到这地方来当差。”

没有看过宋史的朝代,听到顾清瑜拴条狗都比皇位上的皇帝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难道真有人连狗都不如吗?

这大宋的皇帝到底有多不行啊?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对这种事情也不算太陌生,他猜测道:“奴颜婢膝,这个赵构莫不是前方将领在打仗收复失地,他在后方扯后腿,想割地议和?”

程知节迟疑道:“恐怕不止。”单这样,也算不上人神共愤吧?

当年十八路诸侯割据,明明能打但是不打撤退的事情还少吗?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太上皇不也曾对突厥割地,有过向颉利称臣之心?

这已经够让人痛心疾首了,可后世也没用人神共愤来形容,甚至提到太上皇的时候都没怎么提到这事,可见若是将来能收回失地,洗雪前耻,这事也不算什么。

除非大宋自岳飞后再无一猛将能收复失地,才会如此可惜。

为何没有,就值得玩味了。大宋的地盘原本就没多大,变成南宋后更小了,但凡有点血性的男儿怎么可能没有建功立业之心,除非南宋不给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还不止?”尉迟敬德瞪大眼睛,“难不成除了扯后腿,他还杀了岳飞不成?”

见众人都不说话,尉迟敬德后知后觉道:“不会是真的吧?他还真杀了岳飞?”

【看到很多粉丝都希望岳飞有个好结局,放心,帝王将相版的错位时空里肯定有岳飞,毕竟他可是在“古代皇帝最想要的武将”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卫青都只能排第一。

理由是卫青和汉武帝相互成就,汉武帝给了卫青足够的信任,卫青也从未辜负过汉武帝,君臣一人相得,看不出来卫青的底线。

但是岳飞就不一样了,他连赵构都能忍,赵构那么对他,他都没有反,底线这么低,哪个皇帝会不喜欢?

所以岳飞打败了一众名将,位居榜首。】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刚想说凭什么他的仲卿排第一,一听解释,沉默了。

这么看,岳飞好像挺不错的样子。之前天幕说起八大军神的时候,岳飞就是最后一位。

军神,能打,还忠心耿耿,确实挺想要。

【咳咳,上面的话是调侃的,岳飞之所以能成为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可不是因为他能忍赵构!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忠孝两全、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

而且岳飞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完人,他一十岁从军,三十九岁被害,一生征战,功勋卓绝,两度北伐,朱仙镇大破金兀术,洞庭湖平杨么,留下“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赫赫武名。

会诗词,懂音律;性格刚直、忠君爱国,全身上下一点毛病都没有,是天生的偶像角色。

在宋朝那种垃圾的兵制下,岳飞能训练出“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兵不犯令,民不厌兵”的岳家军,以及四次北伐均大胜,收复了很多州县,足以证明他本人不俗的能力。

也正因为岳飞太好了,所以他被奸臣秦桧所害,被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才让后人这么惋惜。

如果岳飞遇上的不是赵构这么垃圾的皇帝,他肯定能有更多的建树。

史书上的岳飞留下了千古遗憾,我们无法改变,但小说里的岳飞可以实现他的梦想,可以有一个好结局,可以不留任何遗憾。

岳飞遇上知人善用的李世民,那绝对是1+1;gt;2。

小说里李世民自从得了岳飞后,两人彻夜长谈,李世民惊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