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2 / 3)
经几代国君的积蓄让他灭六国, 一统天下;新法也一定能让弊端频出的大秦完成蜕变,巩固大秦基业。
为了这个,他也要努力多活几年。
他要看到新法成功。
秦始皇眸中迸发出势在必得的亮光。
不过如果天幕说的那些改革家都能来大秦就好了, 这么多变法人才汇聚在一起总能总结出一条最适合大秦的路。
至于担心人多各抒己见会吵起来什么的,有他在,绝无这种可能。
公元前120年, 汉武帝时期
“高危汉武??”刘彻从牙缝里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 哪里高危了?
就因为他频繁换丞相?
可在位五十四年换十三个丞相也不多啊!他父皇在位十六年,换了五个丞相,五个丞相里善终的也就陶青还算善终吧?
卫绾不算,卫绾的善终是他给的。
相比他平均四年换一个丞相, 他父皇也不妨多让啊!
凭什么说他高危,大家不是都一样的嘛!刘彻忿忿不平。
唐太宗时期
“??秦皇汉武,没有朕?”怎么他还不够有魄力吗?李世民心里碎碎念道。
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也琢磨过来了,商君变法时秦国孱弱,在诸侯国中只是一小国;王安石变法是因为北宋内忧外患,积弱积贫;
张居正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不是很了解,但从天幕的只言片语中也能了解到当时的大明正处于中晚期,否则何来续命一说。
刘晏和杨炎虽是他们大唐的,却是安史之乱后的宰相,是中唐时期。
故而几人得出结论:变法是为了强国、救国,多发生于王朝中晚期。
房玄龄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后,又道:“如今大唐正是开国之初,百废待兴,百姓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变法引起动乱。依臣看,法可以变但要慢慢来,不可贸然变法。
否则刚稳定下来的天下势必会再添动乱,得不偿失。”又不是大秦那种非变不可的情况。
杜如晦紧跟着道:“大唐初期并不适合变法,想必这些人正是因此才不选陛下。”
“两位爱卿说得有理,朕也是这么想的。”就是心里有点不平,明明他也有魄力的。
“不说这个了,”李世民摆了摆手,皱眉道:“这刘晏和杨炎都是大唐的宰相,安史之乱后为大唐做出了不少贡献,是大唐的功臣。安史之乱后正是用人之际,他们为何要窝里斗?”
可以合作让大唐更快恢复国力,却因为窝里斗损失了两个能臣。当时的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臣子斗成这样,你陷害我,我陷害你,也不管管?
都没查清就罢官处死,只会让小人得志,忠臣寒骨。
长久下去,朝廷风气能好才怪。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后代不行啊,怎样才能提高后代的质量呢?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秦始皇对有功之臣待遇不错,只有你有用,有才华,得到秦始皇的认可,那他就会重用你,给你高官厚禄。
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秦始皇还是很宽容的。
例如当年赵高犯罪当诛,本来蒙毅要将赵高立即执行死刑的,始皇却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赦免了他。
虽然后面发生的事让人看来还不如立即处死赵高,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秦始皇又不知道赵高会祸国,如果他知道肯定第一个弄死赵高。
扯远了,我们继续说回书中的内容。
因为想给秦始皇当丞相的人太多了,名额不够,阎王只能让他们各凭本事,谁能通过考验谁去。
先进行笔试再面试,让一众明相也感受一下后世考公的困难。
自古文人相轻,本来就是谁也不服谁,阎王还整这一出,这下众人更是牟足了劲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阎王担心后面的皇帝也会发生这种报名人数过多的问题,遂决定先公布完再就业的岗位,再给众人安排考试,没准他们听到后面的皇帝会改变主意,没有那么多人想去大秦了也不一定。
阎王:唐太宗李世民是最后一个公认的千古一帝了,把握住机会哦,做千古一帝的宰相总好过做那些平平无奇的宰相好吧?
而且唐太宗还是一位难得的明君,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才,比秦皇汉武脾气好。更难得的是他还不杀功臣,对下属爱护有加,赏罚分明……】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眼睛亮了,终于到他了,会有多少人选他呢?
众人看着天幕每说一句,李世民眼睛就亮一分,不由有些无语,陛下还真是不知道“谦逊”两个字怎么写。
太上皇脸都臭了也不知道收敛。
不过听着确实振奋人心,他们跟着的是一位明君,自古明君贤臣,陛下是明君,他们可不就是贤臣吗?
李世民还真顾不上,他被夸得有些飘了,眼里明晃晃写着:“再多说点,朕爱听。”
李渊看着嘴角上扬的李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