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节(2 / 3)

加入书签

嬴政下意识皱了下眉头,“何事?”

“禀大王,百姓们跪在皇宫外,说他们愿意被迁到城郭诸国,让陛下迁他们,别迁六国遗民。”

嬴政:“……”他连城郭诸国都不知道在哪里。

大臣们:“……”

“胡闹……赶紧让他们散了。”本想说城郭诸国是没影的事,但又不想承认现在的他不如未来的自己,于是嬴政又把话咽了回去。

未来的自己到底是怎么做的啊??他也想要那些东西!!

电光火石间,嬴政想到了一个人,“来人,宣墨家巨子进宫。”玉米、棉花这些东西他不能变出来,但是纺线机和那个特殊的梳毛工具,还是可以让墨子试试的。

还有那个巨能烧的碳。

而且接下来光幕中的话也证实了他的猜想:

【女人的丈夫从外面回来,坐在火炉旁边烤火,顺便帮女人和老娘把剩下的活干了。

一边缠线,一边说:多亏了墨家研究出的多轮纺线机,听说他们连那个神奇的珍妮纺纱机都研究出来了,那个珍妮纺纱机可以一次性纺出多根棉线,效率可高了。

妻子认真听着丈夫带回来的见闻,说:不过我们家也用不着那个,每年就留这么点棉花,我多纺几天也就纺完了,反正冬天也没什么活要干。那个珍妮机估计只有专门纺纱织布的厂子才用得上。

墨家可真厉害,这些年研究出了好多东西,现在那些学者都以成为墨者为荣。咱们的娃以后要是也能成为一名墨者就好了。

丈夫一个劲地点头,兴奋道:听咸阳来的大商人说墨家又研究出新东西了,叫什么……蒸汽机。听说可以做很多事,像什么采矿、挖煤、锯木头都能用得上呢,还有之前墨家一直在研究的电,也出成果了。

前段时间还在咸阳的稷下学宫展示了电风扇、电灯。

听说陛下已经用上了电灯,晚上开电灯就跟白天一样亮呢。

没准过几年咱们家也能用上,到时候晚上就不用点蜡烛干活了,伤眼睛。

对了,我还给你和阿娘买了镜子,就是你之前一直想要的那个玻璃镜,这次大商人带了很多来,价格也不贵,我就给你们买了两面。

妻子还没说话,老妪先开口了:你这孩子,给你媳妇买就好了,给我买这东西做什么,娘都一把年纪了。这玻璃镜后面镀的银,可贵了。买一面就够了,你还买两。

妻子也跟着帮腔:就是,这镜子在咸阳的时候就贵,从咸阳运到这里价钱都翻了好几倍,你买它做什么。

丈夫被说得连连摆手:不是,玻璃镜现在已经不镀银了,不信你们瞧。为了让更多的人用上玻璃镜,工匠们特地想出来的法子,不镀银,镀一些比银便宜的材料。

这不,被他们研究出来了。现在别说咸阳城,天下一百八十八郡,二千多个县,十有八九都用得上玻璃镜,你们就放心用吧。

哦,对了,我还给你们带了几根玻璃簪,这个更便宜,都是用边角料做的,买五支送一支,你们看喜欢不,不喜欢还可以拿去换。

听大商人说,咱们县的县令上了折子申请建玻璃厂,如果上面同意,以后咱们家也能换玻璃窗了。

……】

本来听到珍妮机,嬴政眼睛已经很亮了,没想到还有蒸汽机这样的惊喜。

嬴政:“让墨家巨子立刻马上进宫。”

原来墨子会做这么多东西啊,可真是深藏不露。

待看到光幕中纤毫毕现的镜子时,嬴政眼睛瞪得老大:“!!!”

这样的镜子,全天下人都能用得上??

众人:“琉璃就是玻璃?!”那几根簪子上的珠子,他们就是化成灰也认识。

谁家还没几件琉璃摆件或者饰品呢。

而且他们家的琉璃摆件和饰品还不如光幕里的簪子漂亮呢,那几根簪子颜色艳,质地更晶莹。

这样的簪子居然买五支送一支,且平民也买得起。

众人:“……”

“玻璃窗??不会是我想象的那种窗子吧?”拿这东西去糊窗户??要不要这么奢侈啊!

而且这东西怎么糊窗户?

一位大臣认真想了想,说:“那两面纤毫毕现的镜子也是玻璃做的,想来玻璃是可以改变形状的。”

镜子又圆又扁,还是一整块,而簪子上的珠子被打磨得很光滑,簪头也雕了花,材质和玉应该差不多。

两种东西又都是玻璃做的,那只能说玻璃是可以任意改变形状,所以才能糊窗子。

如果是这样,玻璃能做的事可不要太多。

咸阳城内

墨家的墨者们一脸呆滞地望着光幕,为什么光幕里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能听得懂,合在一起却听不明白了呢?

墨者们纷纷转头看向墨家的领头羊——巨子。

“巨子?这珍妮机和蒸汽机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不知道有研究过这两种机器。

墨家巨子觉得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