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四章 薪火相传的意志(1 / 2)

加入书签

高大的梯形土台被垒砌起来,四周摆放了一圈石头,而土台的中心,巨大的石柱被妘载亲手立起,黄铜的斧钺在石碑上刻下了妘载曾经说过的话,于是每一个赤方氏的族人,当他们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停留片刻。

这是简陋的,但以后会把它变得更好看。

它会更高,更大。

少年们注视着那块碑,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念诵,在心中燃起熊熊烈火。

先祖啊,您会庇护我们。

朋友啊,你会帮助我们。

妘载垒起这个简易土台的原因,也并不仅仅是出于整顿丧葬。

这其实是在竖立一面希望的碑,后人要代替逝去的前人继续活下去,后人所创造的荣耀,亦是前人舍生忘死而换来的,这不能忘记,而这,更是部族的记忆与丰碑。

这是一种崇高的信仰。

当有了信仰,就有了动力与希望,但不是把自己的信仰寄托给神灵,说来好笑,在颛顼帝劈开了神与人的关系,在重、黎二人撑开天与地之后很多人突然才想起来,他们终于记得,在很久很久以前,伏羲,女娲,炎帝,黄帝,蚩尤,乃至其他很多的,更早的部族首领们,他们最开始也并没有依靠神。

是他们先在这片山海站住了脚步,随后才有神跟了过来。

火不是神赐予的,是燧人氏自己钻出来的。

屋不是神铸造的,是有巢氏自己搭出来的。

剑不是神赠送的,是黄帝与蚩尤对拼时打造出来的。

包括妘载自己,他看着那被他自己亲手立起来的丰碑,他心中亦有一种震撼。

煌煌远古,何其伟岸。

纵然蛮荒不化,但人们都存在着一种与天地斗争不息的强大精神。

那是名为“茁壮”的力量。

“榆,你懂我们为什么一直知道如何使用火与器具么?你知道,为什么中原,北方与东方的礼乐与德行,超越了南方与西方?”

妘榆挠了挠头。

妘载笑,指着那座丰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前面的柴木刚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就这样,火永远也不会熄灭,先人的记忆化为了我们与天地斗争的手段,长存不朽。”

妘载带着他们离开,少年们对那座丰碑投去最真挚的尊敬,而在后面的族人中,老族长望着那面碑,他的眼中映照着血与火,当年在与龙涤氏大战中死去的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面孔,似乎在这时候复生了,他们来到了这片原野,并且长眠在那座大陵之中。

“薪火相传,无穷尽也。”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领取!

老族长原本清澈的眼睛开始变得浑浊,泪从他的眼角流下,但他很快就把其抹去。

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像是巫所说的一样,不仅仅是为部族和自己而活,更要为死去的先行者而活,如果部族覆灭了,那他们又有什么脸面在死后去见那些先行者呢?

夕阳西下,又是忙碌的一天,妘榆在开荒回来的路上看到了妘舒,他跟着妘荼,身上背着药筐,筐这种东西几乎是和渔网同时期,属于伏羲时代的产物,人们知道如何使用藤条编织成网状之后,筐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妘舒看到了妘榆,他低着头,不敢看他,匆匆跟着妘荼走开。

妘榆站在原地望了很久,他没有说话,而边上,高大的妘缶走过来,扛着石斧,看向妘舒,妘荼二人归去的方位,拍了拍妘榆的肩膀。

“未尝不是好事情,我听巫所说,妘舒是因为看你找到了芋头,这才起了争强的心思,也想弄点粮食给部族,但却失败了。”

“他本心是好的,只是过于急躁,这一次,跟着妘荼采药,他会明白很多事情。”

妘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妘缶顿时乐起来:“榆,你比我小很多,有些事情你还不明白,要多学习!”

他说着,昂首挺胸,神气极了。

妘榆却怪异道:“巫也和我差不多大。”

妘缶一窒,嘟嘟恩恩了两声,呵斥道:“那是巫,能一样吗,从小啊,载就跟着老巫学习各种知识,巫要是不智慧,那我们不都完蛋了吗。”

妘载的耳朵动了动,回过头看了看掉队的两个人,向他们招了招手。

落日余晖洒在前方的原野,赤方氏的临时聚居点已经可以望见,外面已经用这几日砍伐来木头围起了一个临时的圈,这些木墙是可以拆卸的。

中原的画地为墙,以表示自己的居住范围,这种行为从神农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永远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

《汉书·食货志》:“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

而完整城郭的出现是在舜帝的时期,《吴越春秋》称:“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也有鲧作三仞之城的说法。

不过夯土技术,是现在还没有掌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