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错嫁良缘 第52节(2 / 3)

加入书签

冷肃,竟隐隐冒着些杀气,犹如一柄出鞘的长刀,其凛然不可侵犯之意,令人不敢逼视。

“战场上时机瞬息万变,本就是场赌局!你以为稳操胜券,兴许下一战便兵败如山倒,反倒是那些穷途末路的溃兵,若临死之际绝地反击,未必没有转败为胜的可能!”

这二人你来我往,旁边的沈葭都听傻了,不知道明明说的是曹操和周瑜,怎么忽然讨论起打仗的事来了,她对这些打打杀杀的不感兴趣,便起身走去了一边。

所有人里,唯独沈茹听出一点机锋。

在驻马坡少歇后,众人又去了南麓的清凉寺。

该寺起于五代十国,兴于南唐,原名兴教寺,南唐元宗李璟扩建后改为清凉大道场,从此石头山便改称清凉山了,南唐后主李煜很喜欢来此避暑,打坐礼佛,故清凉寺又称“避暑离宫”,听说寺内还留有他的墨宝。

后来南唐灭亡,清凉寺遭兵燹而被焚毁大半,只残留下一口古井,太祖曾命人修复,清凉寺才恢复往日香火鼎盛的光景,成为金陵名刹,每年从各地前往清凉山礼佛的香客络绎不绝,由此诞生出金陵的一大名景——清凉问佛。

陈适不愧在翰林院修过史,一肚子学问,谈到什么都能引经据典,现在针对清凉寺,他又说起那南唐后主与大小周后的风流韵事来。

沈葭最爱听这种野史轶闻,不免听得津津有味,捧着脸感叹:“陈公子,你懂的真多。”

怀钰一听这话,俊脸顿时拉得老长,拄着拐离开。

沈葭没注意到,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拍手道:“啊,对了,这寺里有一口老井,名为还阳井,你们要不要去喝喝那里的井水?”

众人早就渴了,尤其是陈适,说了这么多话,难免口干舌燥,便欣然起身道:“二小姐请带路。”

沈葭发挥了她东道主的作用,领着众人来到一个小亭中,那口南唐古井就在正中,旁边放着水桶,桶上系着长绳,还有一个长柄木瓢,若要饮水的人,自取便是。

观潮将小桶放入井中,只听“哗啦”一声水响,便知到底了,拽着绳索提起来,桶中盛着一汪冷泉,水质清冽,犹如碎冰,令人见了口舌生津。

众人取了木瓢,也不在意共用器皿了,主仆几人饮完水便递给下一人,都觉得这井水甘甜,只是太冷。

杜若被冰得原地乱蹦,嘬着牙花子道:“哎呀!好冰好冰!这井为什么叫还阳井啊?是跟轮回井一样,跳下去就可投胎么?”

沈葭一本正经:“你可以试试。”

杜若知道小姐又在开她的玩笑,便吐舌扮个鬼脸:“我才不试。”

沈葭笑起来,说:“我也不大知晓来历,只听我舅舅说起过,好像是有个老僧人,一直喝这里的井水,结果须发不白,返老还童,所以别人便说,这井水喝了就能还阳。”

辛夷笑道:“世间哪有这般神奇的事,只恐是杜撰。”

观潮插了一嘴:“杜撰又如何?这山上源源不断的香客,恐怕一多半是为这口井来的,无论传言是真是假,寺里的香火钱反正是赚到了,可见金陵人也很聪明。”

沈葭听了不置可否,心说我们待会儿要去的莫愁湖,还相传是有个叫“卢莫愁”的妓女居于此呢,若要个个较真的话,这金陵城也就无处可去了。

这时木瓢恰好传到沈葭手中,她正要低头去喝时,背后响起一道幽幽嗓音:“大冷天的喝生水,肚子痛死了可没人管。”

沈葭放下手中木瓢,东张西望,惊疑不定:“谁在说话?”

众人:“……”

沈葭回头,见怀钰眉目不善地盯着她,惊讶道:“你怎么还在这儿?不是说各玩各的吗?”

怀钰:“……”

怀钰气得扭头就走。

他走后,辛夷战战兢兢问:“小姐,你这样对姑爷……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沈葭哈哈大笑,其实怀钰站在她身后的时候,她就认出是他了,刚才只不过捉弄他一下,因为她还挺喜欢看怀钰被她气得说不出话的样子。

第44章 食肆

清凉山山如其名, 山中树木葱郁,林叶繁盛,放眼望去一片盎然绿意,昔年李煜曾在山中广植翠竹, 使清凉山成了金陵的避暑胜地, 冬日来此,未免有几分清寒萧瑟之意。

沈茹、辛夷进了清凉古寺拜佛, 杜若拉着观潮去买小吃, 沈葭站在翠微亭中,心想还是去哄一下怀钰罢。

正这样想着, 身后有人靠近。

沈葭扬着笑脸回头,却对上陈适的眼睛。

“陈公子?”她讶异道, “你没进去拜佛吗?”

陈适微微一笑:“我不信那些。”

沈葭点头道:“我也不信。”

“人命由自己做主, 关那些神仙什么事,不过是世人编造出来哄骗愚民的把戏。”

陈适侧头, 忽然话锋一转:“二小姐,你能别叫我陈公子了么?”

“什么?”沈葭微愣。

陈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