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节(2 / 3)

加入书签

确实是天幕的意思:“此刻并不是北伐的良机……”

他这辈子,主战过,也主和过,到最后,他不想打仗了,打仗会滋生军头,不利于他的统治。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不就是这么上位的吗?而且,他已经绝后,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他近些年只在主战派和主和派之中端水,好继续掌控国家大权,享受朴实无华又枯燥的富贵生活。

宋孝宗声音难得带了点火气:“为什么不是北伐的良机?后世人都说了南宋要灭亡了,现在还不准备北伐,难道是要等死吗?”

太上皇赵构隐约感觉有些东西不一样了,宋孝宗和他生分了。

宋孝宗对他很感激,从来没有跟他大声说过话!“呵呵,你现在连父亲的话都不听了吗?”潜台词是———难道你忘了是谁让你成为九五之尊?

宋孝宗也知道孝道的重要,开始扯虎皮:≈ot;朕不敢。可这是天幕的意思,天幕将后世人的话传达给我们,如果不听的话,会不会降下神罚?≈ot;

太上皇赵构被他气得不行:“你!居然拿别的东西来压我!”

宋孝宗声音温和,却无比坚定:≈ot;朕会听从上天的旨意,和辛弃疾等人商量北伐的事情。”

“太上皇就好好养病吧。先告退。”

如果宋孝宗不顾孝道、坚决和他作对,赵构可以用孝道来压他。未来的宋光宗就是因为不孝顺而被废。

可是,宋孝宗抓住了天意这张虎皮,拉大旗。在封建社会,天命和孝道相比,简直是降维打击。

赵构几乎将牙咬碎,隐隐感觉到自己即将失去对宋孝宗的掌控,也就是对这个国家的掌控。

都怪天幕!

【人们经常说,辛弃疾不像霍去病那样幸运,能够遇到汉武帝,他的人生高光好像只有二十三岁杀叛徒。】

【可是国家不幸诗家幸,他被逼成了一位词人,何尝不是文坛的幸事?】【很多小孩只在历史教材匆匆一瞥霍去病,后来,他们为了考试不得不背那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深深记下了封狼居胥这个典故。更加明白,封狼居胥对于古代人来说有多厉害。】

【这两位名字相似的人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顶峰。】

【总而言之,辛弃疾让宋词走上了新的高峰,大大拓宽了词的境界,他的词中有豪放而凄美的风格。】

【辛弃疾已然离去,词风永壮干古!】

【悠悠我心版本唐宋十大诗人之一,辛弃疾,实至名归!】

紧接着,声音消散,天上出现新的话语:【下一段视频将在五天后播放】。

霍去病闻言,有些怅然若失。既为自己青史留名而感到高兴,又为和自己类似的英雄而感到失落。

他给自己倒了杯酒,快要倒满的时候停了,随后举起酒杯,遥遥相敬。一杯薄酒敬英雄。敬辛弃疾保家卫国的理想。敬辛弃疾为国家流的血泪。敬我们相似的名字以及不屈的灵魂。

清风微动,酒水泛起涟漪,好像真的有人遥遥答应。霍去病福至心灵,随后满饮此杯。

这时,汉武帝刘彻严肃地说:≈ot;医官说了,你不能喝酒,只能喝这一杯!≈ot;“你要是不听,我就把你舅舅喊来。”

霍去病一腔热血梗在心头,有点无奈:≈ot;……好。≈ot;

几天后,快马疾驰,辛弃疾来到皇宫。他从江西的乡村来到皇城,真的感觉不一样了。

路过的百姓都在津津有味地讨论辛弃疾,好像跟他特别熟,对他的事迹津津乐道。

“辛弃疾是唐宋十大诗人之一!干古词人!”

“谁说的,那女人都说了,这位是个名将苗子,说不定和霍去病都有得一拼。”

“你们认识辛弃疾吗?啊啊啊啊好想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天幕上是辛弃疾的演员。

倘若真正的辛弃疾自报身份,估计都要被拦着走不动道了。来到皇城之后,那股异常感更加浓重。

碍于他归正人的身份,这些士大夫总是瞧不起他。可现在,一个个热情得要命。

“幼安,我父亲八十寿宴,你要来吗?”

“哎哎,我跟我妻子马上要成婚了,这是喜帖,你先来我家!”

还有人比较干脆地说:“你文采这么好,我想跟你唱和,来一首《清平乐》怎么样?”

周围的士大夫陷入沉默,不就是想通过辛弃疾的诗来青史留名吗?算盘打得太响了,隔壁金国都听见了。

辛弃疾全部婉拒了:≈ot;皇上找我有急事,下次再说。≈ot;

他可不打算给这些变脸变得超快的官员和诗。他年轻的时候,因为需要拓宽人脉写了很多应酬的词。

后来,他写得很少,只给自己的好友陈同甫等人写。

辛弃疾以为自己要做天幕中所说的兵部侍郎,没想到皇帝宋孝宗给他一个大惊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