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节(2 / 2)

加入书签

未来有国君吗?

【白居易不仅用平等的态度来看捡麦穗的妇女、看卖炭翁,在《琵琶行》里面也不例外。大部分诗人顶多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把皇上比成男子,写点闺怨诗发发牢骚。

白居易却不是,他甚至把自己和乐女来比较,把自己的身份放得特别低。他感觉士大夫都不像皇帝的老婆,顶多像皇帝养的歌姬,招之即来,呼之即去。】

像白居易这样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定位的人,可不多。

白居易的一席话,再配上天幕的解读,让无数士大夫震惊,他们怎么可能是皇上养的歌女呢?他们怎么可能如此低贱?

他们想反驳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虽然说上去不好听,可他们的命运在皇上面前确实和歌女一样,如同无根浮萍。

很多人无力地坐在地上,回味着白居易的诗歌。

白居易的诗词内核实在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司马迁叹息,在心中默默说:“士大夫看起来风光,不过是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ot;太

……

纪晓岚捂着胸口,感觉扎心了。

他还记得那一天他想劝谏乾隆帝,结果乾隆帝却骂。

“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他想跟皇上谈国事,陛下却说他是歌女,尴尬啊!

接下来天幕说:【白居易觉得士大夫压榨百姓不合理,又觉得士大夫身份在皇上面前很尴尬。】

【可是时代有局限性,我们无法预料未来,白居易觉得不合理,却想不透其中的规则,不知道什么是相对来说更加合理的制度。】

【直到未来有一位伟人站在城楼上,回答了白居易的问题:“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延续上一章的话题(这段杂谈可以跳,

【那些年中国以一国之力硬刚十多国,一寸山河一寸血。人民的血泪,岁岁年年永不忘。

他能写出≈ot;人间正道是沧桑≈ot;,如今也说出更加惊天动地的话。】

天幕播放了那天的画面:≈ot;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ot;

开天辟地一声雷!

那个人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天幕之中,万万人民欢欣鼓舞,为国家喜悦,为自己喝彩。

天幕下,万万人心神震颤。

皇上惊慌失措,王公贵族厌恶不已,士大夫咬牙切齿。未来的世界居然会变成那个样子?凭什么要让那群愚昧无知的人站起来?他们接受统治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荒唐!荒谬!

无数信奉忠君爱国的儒家学子精神上也受到冲击,几乎都很不满。

没有皇帝,这个国家不就乱了吗?这新国家怎么这么胡来!

众生百态。

家境贫寒、一无所有的平民百姓则是纯粹的高兴:“我们……站起来了?”

他们心中几乎不约而同闪过一个念头,那是仙境吗?

白居易望着天幕,泣不成声。

“原来有人能懂我。”

这简直是他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他现在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员,可是小时候也是在村落里长大的,天生怜悯百姓,是士大夫中的异类。

他心中一直有迷茫,为什么小时候需要跪县令,为什么长大后需要跪皇上?

他试图表达自己的疑惑,可周围的人习惯了这个世界,已经不会好奇这个问题了,没几个士大夫会为自己赚钱而感到羞愧,反而觉得捞的钱还不够多。

生来如此?便对吗?

未来,他笃信佛教,是因为在现实牛活找不到答案,只能在宗教中寄托情思

佛说“众生平等,善恶终有报”。皇帝如果没有功德,来世也投不了好胎。普通百姓如果能有功德,未来也能飞黄腾达。

白居易深深为佛教勾勒出来的世界而感到动容,却也明白,这个幻想世界太遥远了!

现在,天幕给了他一个惊天动地的答

案。

这个众生平等的世界是存在的,而且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

比起这个礼物,杭州人民纪念他算什么?

那些眷恋不过是个人的荣耀,而天幕送给他的礼物是所有百姓璀璨的未来。

他们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之外,这膝盖不需要再跪任何人!

杜甫望着天幕,老泪纵横,却没有拿手擦,因为他的所有心神全部被天幕夺走了。

他的眼神粘在了那个人身上,一刻也不舍得离开,满脑子只有那一句≈ot;站起来了≈ot;。

杜甫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爱国是他的座右铭,国家不可一日无君。

可现在天幕告诉他,国家可以没有君主。他既觉得荒唐,又忍不住产生向往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