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节(1 / 3)

加入书签

唐太宗李世民哑然失笑:“朕看完他的文章,和那宋仁宗差不多,也觉得苏轼是个能当宰相的人才。结果居然因为写诗,而被下监狱。这未免太荒唐了。”

“这个才子不会一辈子就要在乡下蹉跎了吧?”

纵观整个大唐,也没有几个因为写诗而进监狱的诗人。

他还以为苏轼会节节高升,没想到大宋这土壤是真不行啊。

大宋开国没多少年,已经有了大唐晚年的模样,一副亡国之兆。

房玄龄拱手说道:“陛下,这宋朝挺优待士大夫,想来不久,苏轼就能回到朝廷,一展宏图。”

唐太宗微微颔首:“嗯,有道理。”

女皇武则天望着天幕,有些无语:≈ot;一两句诗就让皇帝抓狂了?大宋的皇帝真不自信啊。≈ot;

“要是让骆宾王给他们写一篇《讨武檄文》类似的文章,他们是不是要发疯了?”

骆宾王把武则天骂得狗血淋头,还编造了很多有颜色的谣言,说武则天秽乱后宫。

结果武则天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拍案叫绝,责怪宰相:≈ot;这种才子居然没有进入朝廷,这是宰相的过错!”

武则天望着天幕中的苏轼,有些怜悯。

她很喜欢吟诗作赋,经常开办宴会,邀请文人来写文章。

苏轼出生太晚了,但凡早一点,也不至于鬼门关前走一遭。

白居易倒吸了一口冷气:≈ot;还好我没有生在宋朝,光是我那首《长恨歌》,就不知道要被凌迟处死多少回了。”

再说了,他还写了《观x》《卖炭翁》,尺度完全不亚于苏轼的诗。

放在乌台诗案中,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好朋友元稹感慨:≈ot;苏轼真是太惨了。再没有比这更离谱的文字狱了吧?≈ot;

乾隆也觉得离谱,虽然知道偶像苏轼的遭遇,但是再看一遍还是会很生气。

“苏轼明明没有一点反叛的心思,却被如此对待。文字狱真是

离谱。倘若苏轼身在大清朝,绝对好多了。”

纪晓岚忍不住提醒:“陛下,你是忘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吗?”

雍正年间,有位诗人写了这首诗,结果被人认为是诋毁清朝,所以被处斩。

乾隆还真的忘了:“……”

天幕下,真正的苏轼望着天幕,闭上眼睛,心里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意味。

他对张怀民说:≈ot;王安石和我一样都是关心百姓的人,所以捞了我一手。弟弟虽为朝廷重臣,却肯抛弃前途,换自己这条命。”

“对了,还有章悖。我们年轻的时候关系特别好,他还劝我要谨言慎行。可惜后来我们政见不同,关系逐渐变得疏远。没想到,他在这场案子中,也肯捞我一把。≈ot;

“我至今还记得他说的话,他说诸葛亮号称卧龙,难道这也有反叛之心?”

“真是患难见真情!我现在才看明白了,章惇是我的好友!”

张怀民很动容:≈ot;这么一说,章惇确实很在乎你,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啊。≈ot;

苏轼笑着说道:≈ot;等我回到京城去,一定要请他吃我研究出来的猪肉,再请他喝我酿造的好酒,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他非常感动,想和这个朋友重归于好。

张怀民闻言,头皮发麻。

猪肉倒是不错,可是苏轼酿的酒不说也罢,上次喝了一回,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回去不拉肚子。

这到底是想感谢章淳,还是想害章淳?

天幕还在继续播放。

古青青:【苏轼蹲了这么久的牢房,难免有点ptsd,一开始非常消沉,躲在寺庙里很久没见人。

苏轼从小就喜欢读《庄子》,庄子这个人有一个观点,他觉得世界上本没有什么贵贱,是因为人的主观念头,世上的万物才有了贵贱。

苏轼觉得自己得学习庄子,居庙堂之高,和居江湖之远,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环境不一样。

普通人因为写诗而受罪,可能就不会写了,可他不一样,他就是头铁,他还要写。他要是轻易屈服,就不会是苏轼了。

不久之后,他终于调整好心态,开始疯狂写诗。

他几乎所有的

代表作都是在黄州写的。】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苏轼犯了罪,很少有人敢跟他来往,从前那些朋友很多都不给他写信了。

苏轼也理解他们,于是转而交了很多新朋友。他生性乐观开朗,没有架子,能跟天子侃侃而谈也能跟街边乞儿坐地聊天。

很快,他的身边又簇拥了很多新朋友。

经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的思想越发成熟,阅历得到积淀,诗文水平又高了很多。

黄州风景秀丽,苏轼经常带儿子游山玩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