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节(1 / 2)

加入书签

长孙皇后:≈ot;别说了,休息一会。来人啊,叫太医。≈ot;

唐太宗李世民喝了安神的药之后,这才稍稍好转,从牙缝里挤出声音:≈ot;朕本以为他抢占儿媳妇,就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这还只是小事,他最大的过错是乱用人。

他为什么要给安禄山这么多兵,难道安禄山是他儿子吗?≈ot;

随时紧接着,便听天幕说道。

【安禄山认了杨贵妃当义母,所以唐玄宗算是安禄山的义父。

唐玄宗非常信任他,普通人领不了这么多兵,但是他却让安禄山掌握三个军区。

有一说一,连他儿子都没得这样的信任。他曾经因为后妃的教唆,连杀了三个儿子。这就是著名的“一日杀三子”。】

唐大宗李世民·唐人示字色·……

原来安禄山真是他儿子。

为什么宁愿相信养子,也不愿意相信亲子?

李世民把自己带入李隆基,怎么也想不通他的逻辑,最终只能化为那一句:≈ot;……李隆基,你该死啊!”

“陛下!陛下!”长孙皇后眼睁睁看着李世民被气晕过去了。

她也气得不行,可眼下只能强撑着镇定,安排事情:≈ot;把陛下抬进寝宫,不要让他再看天幕了。≈ot;

长孙皇后怀疑再这么看下去,他们两人会减寿十年!

唐玄宗李隆基气得快炸了:“禄儿,你负朕!”

天幕播放《长恨歌》的时候,提了一嘴安史之乱,可是安禄山以死明志,表示自己不会造反,还说渔阳只是个泛指,并不是造反的地方。

安禄山潸然泪下,说得有条有理。

唐玄宗李隆基有些信了,于是暂时压下了处置安禄山的念头,只把他软禁在长安。

他拔出侍从的宝剑:“来人啊,把安禄山押来,朕要亲手杀了安、禄、山!”

杨国忠欢欣鼓舞,连忙点头:“臣遵旨。”

安禄山被压了过来,这个胖子

屁滚尿流,哭天抢地,祈求一丝生机:≈ot;陛下,不要啊,臣未来可能只是一时糊涂。”

“那朕现在杀你也是一时糊涂。”唐玄宗李隆基举起剑。

安禄山见死期将近,索性也不装了,咬着牙说道:≈ot;陛下,臣如果死在长安,那儿子一定会起兵!≈ot;

唐玄宗李隆基的剑收也不是,刺也不是,一时间尬住了。安禄山手下有那么多兵,长安不一定守得住。

安禄山眼珠子转了转:“如果陛下宁肯放我一命,臣立刻写信让儿子交出军权。”

唐玄宗李隆基稍稍按下心中的怒气,收回了剑:≈ot;叫你儿子滚来长安,立刻,马上。≈ot;

唐玄宗李隆基非常焦躁难安,担心其中有诈,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安禄山的儿子。

他下意识想找人求助,结果抬头一看,身边只有杨国忠,这还是被天幕点名的奸相。

他如临大敌,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人,仿佛都是敌人,无比怀念曾经的贤明宰相,自言自语:“张九龄,你说安禄山会造反,朕不相信,如果听了你的话该有多好。”

太子听到这么重磅的消息之后,赶忙来到寝宫。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这么多人来了,恍惚间以为叛军杀到长安了,吓得直抖,仔细一看才知道是太子。

他松了口气,像是想到什么,目光锐利:“天幕说朕晚年昏庸无道,他们都想我死。你也这么想吗?”

太子面色不改:≈ot;陛下是齐桓公那样贤明的君主。≈ot;

唐玄宗李隆基一听,脸上浮现微笑。

是啊,他确实是齐桓公那样的君主。

这时,他脑海里灵光乍现,不对,齐桓公这个人说明君也对,说昏君也对。他厉害就厉害在用了管仲,而且敢于放权给管仲。

管仲死了之后,他任用奸邪,上手微操,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一代霸主,最终活活饿死,尸体腐烂生蛆,无人问津。

唐玄宗李隆基心中警铃大作,太子用齐桓公来形容他是不是别有用意?

太子也在骂他是个昏君?

他明明不是昏君啊!

太子指着天上的弹幕说:“父皇,这女人说的不是

假话,好多人留言想让你早点死。”

唐玄宗李隆基眯着眼睛,仔细看那些小字,气得头皮发麻。

唐玄宗李隆基深深破防了,想杀了这些不尊君主的人,可是又没有办法处置未来的人。

他气的直跳脚:≈ot;彼其娘之!你们才该死,全家都该死!≈ot;

诸葛亮:杜甫,知己啊

天幕剧透的安史之乱把各个时代的李隆基都推向了危险的地步。

武则天盯着席间八岁的李隆基,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