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节(2 / 3)

加入书签

崇祯大骂:≈ot;祖训有言,非宗室不得为王,异姓不得封王!≈ot;

王承恩跪地说道:“可成祖不也封忠勇王金忠为异姓王了吗?这是大明的生死关头,想必太祖也会理解的。≈ot;

崇祯沉默了一下,随后才说:“他是胆大包天的匪徒,又不是金忠那样的精忠报国的能臣,堂堂天子岂能受匪徒的威胁?≈ot;

王承恩又说:≈ot;可是天幕都说了,明朝之后异族入侵,建立清朝。那叛贼李自成,起码是汉人,陛下应该和他一致对外才是啊。≈ot;

≈ot;陛下忍一时之气,却能替大明谋福祉啊!≈ot;

崇祯握着绳子的手微微颤抖:“……可是那李自成如何会答应呢?”

王承恩见状,心中大喜,连忙下猛药:“他如果不想被招安,就不会送那封信。陛下只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自然会臣服。≈ot;

崇祯沉默良久,最终在王承恩期待的目光中,将绳子放下,长长叹了口气:“希望天幕的指引没有错。≈ot;

崇祯带人去见了闯王李自成。

其实闯王李自成跟黄巢有点像,手下基本上都是流民,野心也没那么大。同时,他也很忌惮北京城的守卫。瓦剌军围困北京城的时候,于谦带人守卫,挽救了整个大明。

大明有没有可能再来一个于谦?

而且现在天幕出现了,李自成得知自己的起义会失败、所谓的清朝会建立,满腔的怒火就对着异族发去了。

他李自成打老朱家,那是内斗,蛮夷插什么脚啊?!总而言之,李自成想求和的心情比历史上还要迫切。崇祯和李自成谈判跌跌撞撞,他们的手下还起了好几次冲突,但最终还是谈妥了。

李自成退回西北,去解决关外的异族。

回到皇宫之后,崇祯望着太子朱慈娘,悠悠叹息:“朕封了这个新“黄巢”为王,谁知道他会不会生乱?≈ot;

崇祯皇帝长得温文尔雅,太子朱慈娘长得更是非常貌美,据记载:“履云冠,风姿龙采,纤好白皙,见者疑为神仙。≈ot;

朱慈娘:≈ot;父皇,封总比不封好。≈ot;封起码还有一线生机,不封直接亡国。崇祯叹息道:≈ot;你说得也是。≈ot;至于死后该怎么去见太祖,他就偷偷以发覆面吧。

后续加新视频太原公子

古青青:【黄巢以光速打下了广州,心想,要不扎根广州做个土皇帝?可是黄巢是北方人,不太适应南方的气候,手下很多北方士兵都染上瘟疫了。

而且经过这次大战,黄巢摸透了唐军的底细,感觉唐军也不咋样。他黄巢要把格局打开,不要局限在广州,而是放眼整个天下!

他于是发布北伐檄文,带着几十万大军,挥师北上,剑指长安。

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军队所向披靡。

不久,黄巢大军来到潼关,这是皇城长安最后一道生命线。

黄巢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两天就攻破长安。

唐僖宗集团这才慌了,没想到这粗鄙不堪的盐贩子居然这么能打!他们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想要求和,还要封黄巢为节度使。

可是黄巢表示:曾经的我,你看不起;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都打到长安了,还当什么节度使啊,当皇帝不是更香吗?唐僖宗不得不跟曾经的唐玄宗一样偷偷逃离长安,前往四川。

黄巢入驻长安,自立为帝,国号大齐。】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黄巢擦干净剑上的血,抬头望着战火纷飞的长安。

他曾经在长安多次落榜,失意多年。谁能想到,曾经如同丧家之犬的他,只用了几年,就成为长安之主?

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大唐,犹如菊花,凛然盛放。而腐败的唐王朝向百花遇霜,凋零残破。

与此同时,天幕放了他的一首诗。

≈ot;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ot;

这首诗一出,无数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首诗是如此的豪迈,读来荡气回肠,久久不能自拔。

秦朝大泽乡,陈涉毫不掩饰地赞叹:“今日方知菊花诗还能这么写。那后世的豪放派诗词,再怎么豪迈也比不过这首诗啊。这股王霸之气叫什么来着?≈ot;

很多豪放派诗人,描写的是心境的豁达,是对理想的追求。黄巢的诗词早虽然不算华丽,技巧不算高明,但格局未免太大。

陈涉只觉心情激荡,想要找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诗。

不久,他脑海中灵光乍现,胸中豪迈之气凝为一句话:≈ot;“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

朱元璋拍着大腿,不停叫好:“这黄巢残暴,但是打得好啊,就该把这腐臭的朝廷打穿,打烂!&a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