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节(2 / 3)

加入书签

提,他的诗文水平堪称隋朝顶尖。

纵使司马光很不喜欢隋炀帝,也不得不承认在诗歌史上,他算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唐诗宋词都有受到他的影响。

司马光翻出《资治通鉴》的手稿,正巧写到隋炀帝的篇幅,心中有些唏嘘。

“既然有这般文采,却无经天纬地之力,缘何要争那至尊之位呢?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芸芸众生。≈ot;

在此之前,秦始皇没有听说过杨广,自然不清楚他的事迹,闻言眉头皱紧。

这隋朝居然也是二世而亡……这杨广不会是胡亥转世吧?唉,真的是越想越来气!

公主嬴阴嫚微微敛眸,有一种“菀菀类卿”的感觉。

胡亥如今已经被废成庶人,驱逐出宫,但日子可不好过。他们这些兄弟姐妹隔三差五就偷偷去给他爱的大嘴巴子。

他们之所以偷偷去,是害怕父皇会生气,觉得他们自作主张。后来见父皇好像没发现,便折磨得越来越狠。

毕竟胡亥未来能虐杀他们,他们凭什么不能讨点利息?

嬴阴嫚倒是比较聪明,并不觉得自己的举动能够瞒过父皇,只不过父皇默许罢了。她出神地想,出宫之后得去一趟庶人胡亥那里了。

天幕下,隋炀帝杨广脸上不见一点愁容,大笑出声,好像非常愉悦:“隋炀帝,好一个隋炀帝!≈ot;

≈ot;这是朕给陈叔宝的谥号,这些礼官居然连个新的恶谥都想不出来吗?就这也好意思当礼官?≈ot;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这是典型的恶谥。

大臣们低头不吭声,默然不语。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之后,逐渐鲸吞各国,然后一统天下。陈后主陈叔宝就是其中一位亡国之君。

陈叔宝醉心诗文和音乐,昏庸无道,纵情声色。隋朝大军攻破国都之后,珠圆玉润的陈叔宝带着妃子躲进井里,被隋军捉捕。

隋文帝杨坚对于陈叔宝倒是还不错,好吃好喝的供着他,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甚至准许他以三品官员的身份上朝,还经常邀请他参加宴会。

这位亡国之君就乐呵呵地住下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杨坚前脚嗝屁,陈叔宝才慢悠悠地死了。几乎前后脚去世,时间上不差几天。

陈叔宝死时想必是高兴的,虽然他不能打败杨坚,但是他熬死了杨坚。

继任者隋炀帝杨广得知陈叔宝的死讯,心里是不屑的,陈叔宝可以昏庸无道、也可以废物,但不能一点气节都没有。

战败之后不舍生取义,反而躲进井里,简直丢尽天下君主的脸。同为九五至尊,他感觉很丢脸。换做是他,高低也得殉国。

他于是给了陈叔宝一个“炀”的谥号。

想不到风水轮流转,他跟陈叔宝有了同款谥号。也不知道那陈叔宝泉下有灵,得知此事之后会有多高兴。

紧接着天幕放了一首杨广的诗。

《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在杨广之前的南北朝,特别推崇宫体诗,代表诗人

是陈叔宝,他写过《玉树□□花》。这种宫体诗主要为了记录有钱人的生活,被称为靡靡之音。

到了隋朝,这种情况有所改观。

对比前朝的诗,隋炀帝这首诗还蛮小清新的,所以一直被模仿。

比如秦观和马致远,他们的作品相似度很高,如果他们活在现代,一场著作权官司恐怕避免不了。】

元代文人马致远闻言,差点被茶水呛到。

他曾写下《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ot;

灵感来源就是隋炀帝这首《野望》。

虽然听不懂什么著作权官司,但仔细一琢磨,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天幕觉得他跟秦观是抄袭隋炀帝了。

他被臊了个大红脸,结结巴巴道:“读,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剽窃呢,这是借鉴,借鉴懂不懂?≈ot;

后续加第八位皇帝

天幕将马致远的诗以及秦观的诗都放了出来。秦观曾经写过,≈ot;斜阳处,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ot;晁补之盛赞不已,称之为:≈ot;天生的好诗,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体会到其中的诗意!≈ot;

事实上,这首诗的元素跟隋炀帝的重合程度高达75以上。

秦观的好友苏轼,忍不住笑出了声,笑得那叫牙不见眼:“唐代诗僧说诗有三偷:最下偷语、其次偷意、最上偷势。这马致远偷了势。你恰恰做了最下。≈ot;

秦观梗着脖子说:≈ot;能偷就是一种本事,多少人想偷还偷不成呢。≈ot;

苏轼:≈ot;你这偷得有点明显。倘若那隋炀帝还活着,一定要找你理论。&a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