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336节(2 / 2)

加入书签

响应道:“殿下说得是,科举取士是为取才。”

王睿也跟着:“是是是。”

他连连点头,觉得自己简直要犯心悸了。

等今天回去后,他得好好警告那些监生们一番,绝对不能让他们犯傻,否则太子爷肯定要找他!

顾非池对首辅与王祭酒的识时务还算满意,随手又抓了个壮丁:“唐越泽。”

唐越泽:“……”

他本来觉得自己被传唤来文华殿就是凑凑数的,方才看着他们被训,他还暗自庆幸自己只是个闲散皇子。

这会儿冷不防地被点名,他吓了一跳,讪讪道:“太子?”

“你去盯着这件事,十天内,必须有个章程出来,公告天下。”顾非池现在也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想法,具体怎么实施,还得由内阁拟出章程来。

这件事说穿了,就是告诉商贾们朝廷会为了重建北境,会论功行赏,但这“功”具体要怎么论,可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的。

唐越泽心里算了算时间,这是要在封笔前拟出章程公告天下吗?

这时间也太紧张了!

想归想,他半句推搪也不敢说,连忙应道:“是,太子。”

“王尚书,”顾非池跟着又跟着点了户部尚书王寅的名,“国库现在有多少银子?”

“五百两万。”王寅立刻报了个数,又暗暗地擦了把冷汗,庆幸自己背过。

大景朝每年国库收入除了现银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纳粮的形式征收。

顾非池皱了皱眉:“这都快过年了,连各州的秋税都好没收齐,这是打算赖过年吗?”

“……”王寅头大如斗。

往年啊,南方那几州的秋税拖到年后也是常有的事。

不过他也猜到了太子回来要过问这件事,忙不迭道:“殿下,十天内……十天内,秋税就能收齐。”

下一刻,顾非池的目光又扫向了锦衣卫指挥使龚磊。

“抄了宁王府,有多少?”

龚磊当即禀道:“回殿下,各种现银、田地、宅子、商铺、金银珠宝以及古董字画加起来,臣估算着至少价值两千万两白银。”

龚磊说着,也是心惊,没想到宁王府竟然出乎他意料的富庶。很显然,宁王过去这十来年奉皇明四处监军,暗中收受了不少好处。

“这些银子全都归入国库。”顾非池又道。

这前一句令王寅一喜,而下一句又让他心里咯噔一下:“一个月内,需要有五百车粮草送去北境。”

五百车?!王寅瞬间打了个激灵,差点脱口想说不可能。

顾非池微微挑了下剑眉:“办不到?”

“办得到!”王寅肃然起敬,三个字说得是掷地有声。

他内心在哭,可脸上却义无反顾,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一会儿散了,他就去殷家,抱紧殷家老哥的大腿,求求他再介绍几个粮商。

第181章

“霍尚书。”顾非池又望向了吏部尚书霍晨,“扬州知府上个月告老,新知府的人选‘还’没定?”

顾非池的这个“还”字很是意味深长。

扬州知府是个肥缺,朝中各党都盯着这个位置,举荐了各自的人选,这吵来吵去,就吵到了现在。

霍晨本来是谁也不想得罪的,可现在太子都问到他这里了,他哪里敢打马虎眼,当下道:“殿下,臣以为扬州同知梁远志堪为大用。”

这梁远志是个人才,只是苦于寒门出身,在朝中没有助力,困在这正五品同知上也有十几年了。

“梁远志确是个能吏,孤记得他曾在凉州任过通判。”顾非池随口道。

“正是。”霍晨心里如释重负,知道这回自己做对了。

顾非池轻描淡写地下了决断:“就他了。”

萧燕飞记录的那些摘抄,让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现在的朝事了如指掌,此刻应对起来驾轻就熟。

短短时间内,这一桩桩一件件。

他一一下令,要么做出了指示,要么就给出了期限。

徐首辅全神贯注地听着,默默记着,真恨不得去拿了纸笔来记。

这段时间的共事,徐首辅清楚地知道,他们这位新君不但强势,而且,他和大行皇帝,先帝都不同。

他只说他要的结果,至于,需要怎么处理,全得看臣子们能力和悟性。

可想而知,他们这些为人臣者一个个日后都别想躲懒了。

徐首辅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围严阵以待的官员,心头五味交杂:他们这些人寒窗苦读十几载,入朝为官,为的也不仅仅只是荣华富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