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节(2 / 2)

加入书签

心。”

“不会黑吃黑?”老孙头再次确认。

顾城很肯定:“不会,我是过来出差的,明天就走。”

老孙头放心了,从怀里掏出个木头盒子。这个盒子比较粗糙,没有丝毫花纹。

打开后,是一根两指粗的老参。参须不是很长,不过每根都很粗壮,杂乱地遍布木头盒子。

顾城拿起来仔细查看,确认是个过了百年的。而且保存得不错,和苏广铨的有得一拼。

顾城看完没有说话,而是拿给苏广铨让他点评。

苏广铨也是头一回见老孙头家的宝贝。仔细查看许久才说:“保存得很好,听说是去年挖的?”

“是啊,为了这根参,我可是差点丢了半条命。”孙老头看了顾城一眼,就准备哭诉他有多不容易,想借此抬价。

顾城打断,问苏广铨:“没跟他说多少钱?”

苏广铨摇头:“没有,这是你的事,我没敢瞎说。”

顾城了然,将人参放到盒子里。手指轻扣盒子:“一口价,五百块!”

老孙头:“”震惊到直接失声。

他是想卖高价,却没想到能卖这么多。

以前老周家的孙子去收购站问,对方才给一百五。老周家孙子觉得价低不肯卖,结果被县里有点势力的用两张大团结强买强卖了。

不过老孙头是个得寸进尺的,开口就是:“不行不行,我这可是百年老参。而且不是那种存放很久,没了药效的。八百块,少一分都不行。”

顾城是想收好药,可他不是冤大头。摇摇头,将盒子还给老孙头:“太贵了。”

老孙头见对方一点不留恋,有些慌了。他这根参,要是卖不了顾城,短时间内就不能变现了。

他家小孙子还等着用钱上学呢。

“别别别,咱们万事好商量。小伙子,叔便宜点,七百块怎么样?”

顾城摇头:“五百,多一分都不行。”

“再涨点儿,六百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顾城还是摇头:“只有五百,您考虑考虑。”说完抬手看了眼时间:“还有八分钟。”

老孙头的热汗冒得更多了,急的。

又等了两分钟,见顾城不肯退让,点点头:“好好好,五百就五百!”

其实五百已经不少了,不过是他贪心想多要点。老孙头现在就想快点交易,好拿钱回家。

顾城颔首,让陈雪林给钱。“小出纳”从包里掏啊掏,掏出五卷用皮筋扎起来的大团结。

“您数数。”陈雪林为了方便,提前把钱按百扎成卷。她能确定没有出入,可交易这种事,得当面点清。

老孙头接过钱,有些激动。他还是头一回接触这么多钱,手抖啊抖的,都拆不开皮筋。

顾城、苏广铨没帮忙,怕有啥说不清。

老孙头深呼吸一口气,稳定下来,一扎扎拆开数清,又重新扎好。

最后拿着五扎大团结,脚步轻飘飘地回家。

路上,一阵凉风吹来,老孙头清醒了。

左右瞅瞅,见没人,把其中三卷往裆里一藏,只拿两卷上交。

别说他藏私房,以前家里穷,能齐心协力。久贫乍富,他怕自家儿孙压不住富贵。

还是把钱说少点,大伙儿也能悠着点儿花。

老孙头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很多人都是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

也因为他这个决定,躲过了不少人的火眼金睛,避免了许多麻烦。

另一边,顾城等到九点四十,都没见来人。心想得,又是个“老孙头”。

直到九点五十,第二位客人才进门。

一翻讨价还价,最终以两百块钱一根,拿下两根七八十年份人参。又花了两百块钱买了鹿茸、黄芪、虫草。

顾城很满意这次交易,给钱给的十分痛快。

交易对象也满意,不过有些顾虑:“苏娃子,可是让你知道叔的家底了。”

苏广铨憨憨一笑:“叔,不满你说,我这人记性不好。只要出了这扇门,就啥都记不清了。”

对方点点头,也没说信还是不信。一溜烟离开,回家将钱分开藏到六个地方,分散风险。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苏广铨嘴的确很严。

自打那晚过后,就没提过交易的事。就连他想问,对方都避而不谈,嘴紧得很。

苏广铨也是有小心思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