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第44节(2 / 3)

加入书签

严严实实。

李烛等了好一会儿,不见人散。

他看到了被围在中间的张军,张军是和他导师资历差不多的教授。他怎么能直接赶张军的场子呢?想来想去,他只好从堵满人的走廊里挤进教室,让教室里的人,去叫外边的进屋。

大家回头看到讲台上的李烛。李烛扬了扬手里的资料,对张军解释:“张老师,要统计一下学生的资料。”

张军了然点点头,他跟家伙儿说:“你们先忙吧,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交流得机会很多。”

临了又和蔼嘱咐学海遗珠魏檗:“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

“好的,张老师慢走。”魏檗笑着应下。

送走张军,李烛又在班里讲了一边吃饭、住宿和学费开发票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重点强调了一下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因为是社会学生,不可能像十八九岁的大学生那样管理,学校综合考虑之下,为了安全,只规定了两条硬杠杠:不准喝酒、不准外宿。

讲完这些,李烛开始发资料。顿时一群人呼啦啦围到讲桌前,围住李烛拿资料。

赛亚人在那里又跑不了。魏檗不想去挤加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等着其他人都把信息填完,她才到李烛跟前拿笔填资料。

李烛忽的莫名其妙紧张。

他不敢抬头看魏檗,垂下眼看纸上娟秀的字迹。

“村支书?”

李烛略失态的出声。

这个词,把所有目光都吸引到了魏檗身上。

其实,魏檗一进教室,班里的目光就在上下打量她。因为她的模样,和其他来上函授班的人,太不一样,太格格不入了。

就像从哪个高中里拉过来的高中生一样。

很多人心里在猜测,她应该家里有点关系,好学校考不上,上个一般学校,工作之后再来刷学历。

结果,她是村支书?

大家都是有社会经验的“老油条”,实在无法把这个年纪轻轻,看起来安安静静的女同学,和村支书联系起来。

李烛意识到自己失态,脸又红了。他的作为让给班里的同学带来了困扰,不太像个合格的老师。他正想给魏檗道歉,还没来得及说,就听到魏檗清亮的声音。

“对!我是西河市南涿县油山西村的村支书!我们村的辣椒是全省最好的,现在最远卖到广州。”她方才签名的时候,扫到一个“农科院”的通讯地址,但没来得及细看,不知道是班里的哪位同学。正好此刻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卖力给油山西村辣椒打广告。

“我之所以能当上村支书,是因为我在学校里学了辣椒制种,带着村里种辣椒制种子,让大家伙能挣钱!”

“我这次来省城,一是为了给我们村的辣椒种子找销路。再一个。”魏檗目光在同学中逡巡,到底哪个是农科院的,还有没有其他潜在客户?

“再一个,是想扩大经营规模,给科研院所做代种基地。”

“太好了!”魏檗话音刚落,同学里一步窜过来个老大姐,一把拉住魏檗:“太好了!我是南常市农科院的纪春兰,我正愁逛省城里的农资市场找不到人陪,下课咱俩一起去吧!”

“你别抢人啊。”有人边跟纪春兰开玩笑,边问魏檗:“你们制辣椒种子的辣椒皮都怎么处理的?我是陈记酱园经理陈成……”

陈成话一出口,其他人也都意识到,这个小姑娘,是村支书啊!

大家都经历过计划经济的时代,哪怕现在,计划经济依然余韵尚在。

村支书,在村里,权力可大得很!

她代表的不止是她自己,而是整个村里的资源,都可以通过她进行置换。并且她已经抛出了橄榄枝,表达了充分的合作意愿。

反应过来的同学们呼啦啦围了魏檗一圈儿。

“你们村在哪里,我是……”

“你起开!”纪春兰以一当百,用肩膀一抗,把所有同学挤在外面。

她挡在最大“竞争对手”陈成面前,拉着魏檗说话,话又急又密。

“咱俩是不是一个宿舍。”“你昨天几点到的?在哪吃得饭?”“哎呀,你睡得早。我说怎么昨天只看见你行李没见到你人。”

一会儿把魏檗拉出半个包围圈,把陈成更是挤到一旁。纪春兰凑近魏檗耳边,悄悄的说:“我们院正想找代种基地。”

纪姐是个人物啊,既能镇场子,又粗中有细。魏檗看了纪春兰一眼,用力握了纪春兰一下。意思是,稍后详谈。

纪春兰马上接收到信号,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李烛看着被围在同学中“谈生意”的魏檗,她或许不需要自己道歉,李烛甚至产生了她可能会感激自己的想法。

或许,她对自己在列车上的表现,根本不在意不关心?李烛不知道。

他觉得魏檗像一个迷。学生、江湖大姐头、村支书,生意人……每当自己以为已经了解了她的全部,她又会出其不意刷新自己的认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