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来的郎君炊食又兴家 第114节(2 / 3)

加入书签

要的多,就直接堆在干净的竹筐子里,由他们零卖时再称斤给顾客。

切好的糖块总有多余的边角,这些孩子们守在窗口,为得就是这个。

边角料也是金贵的糖,价钱稍低一点,糖铺也收。

糖寮的监工和老师傅全都是等着年底拿分红的,产量越高,他们到手的银钱就越高,怎么肯叫贪嘴的娃娃白吃?许他们在窗口闻闻味就不错了!

也就是吴缸拿着几板糖块分给孩子们吃,众人才没什么怨言。

见吴缸东看看西瞧瞧,又没什么吩咐,就有相熟的邻人笑道:“管事的,你可是来看喜饼的?放心,新米、芝麻、花生、核桃、红枣还有冬瓜糖都备好了,是怕做的太早潮了不好吃,呶,闻见没?已经在熬豆馅了。”

吴缸红着脸,正想说什么,就听见吴老娘找他来了。

“老三,老三!还不回家去收拾收拾,看你那乱七八糟的样!说出去谁信是做新郎官的人?”

未免吴老娘着急上火再骂骂咧咧,吴缸快步走了,身后传来善意的哄笑声。

陈舍微虽然忙,可也没忘了吴缸的婚事,吩咐就用自家的好糖来给他做喜饼喜糕喜糖。

除了吴缸的喜饼,还有吴燕子的嫁女饼,陈舍微吩咐了,都不能含糊。

陈舍微总共定了八种糖糕,也凑个吉利数字。

豆沙米粿、红糖粳米条、咸甜小礼饼、炸芋头饼、菜头酥饼、粩花、麻粩还有花生芝麻糖。

成婚这日,八种糖糕一匣子,分发给邻里亲朋。

陈舍微还特叫人做了几匣净素的,送给承天寺的师傅们品味。

能住在沁园边上,与陈舍微做了邻居的人家,一般也都是家中有田有地,不愁吃喝的,富贵官宦也不少见。

西边这家的夫人是新由小妾扶成的继室,虽就是个员外老爷夫人,倒是很有架子,捏着喜饼匣子问一句谁成婚,得知是个丫鬟,便也不怎么上心,随手赏给下人吃了。

岂料自家老爷在邻近现任的泉州府通判家吃茶时,谈栩然恰好叫人送来喜饼,顺便就打开佐茶吃了,因为是新鲜出炉,又是不计较本钱的下料费工,极是好味,想着自家定然也有。

可回到家中,见下人围做一堆,吃得正高兴,气得胡子都飞了!

喜饼可以由宾客带回家,待客上席面的碗糕就要现做现吃了。

碗糕有白糖和红糖两种甜蜜,在蒸笼里爆开笑呵呵的裂口,红糖赤色自带浓郁喜色,白糕素净也无妨,撒上一撮晾干的蔷薇瓣碎,典雅又喜庆。

吴燕子今日也穿了新衣,跑前跑后的张罗着。

孙阿小在厨房走不开,见吴燕子站在道旁给一溜送碗糕出去的仆妇让路,眼睛都离不开那托盘上一对对的白赤碗糕,忍不住笑道:“可别急,你成婚那日也有这好模样的碗糕。”

吴燕子抿着嘴笑起来,藏着羞意道:“真的,那蔷薇瓣碎可还有?”

孙阿小笑道:“有,有!”

第135章 画菊的少女和干饭的少年

轮到吴燕子嫁到王家时, 天已经冷透了。

为了送嫁方便,陈舍微和谈栩然回到了老宅小住。

陈舍微本就不善酒力, 今日难免喝多了, 走步都踉踉跄跄,沾着一身冰凉碎玉跌进谈栩然怀里,肌肤发丝里却还残着一丝温暖的喜炮硝烟味。

又是一年初雪时。

冬日里蔷薇休眠, 宅院有些寂然,从内室西窗望出去, 山茶花已能轻松越过墙头, 满树暗红沉郁, 胜过玫瑰。

就是在这窗子前头,陈舍微与谈栩然缠吻正酣时,王吉的老娘来兴师问罪, 害得他被她戏得提前鸣金收兵。

转眼间,吴燕子已做了王家妇。

陈舍微一觉醒来寻不见谈栩然, 一张口想起吴燕子不在, 阿巧昨夜歇在外院。

他随手拿了件褐色棉袍裹上, 喝过仆妇递来的一盏奶茶,往外头去寻谈栩然。

老宅自然是有人留守打理的, 不过陈舍微交代过, 别太拘着花草生长,就当是在野地里,只要不绷坏了砖地, 侵占了房舍,就随它们长去。

于是当他一拐弯, 就好似走进了遗落了满地红糜, 雪烧黛枝的寂寞山谷。

山茶花不是女儿花, 若是被拘在盆里,养在屋里,断然不会有这样美色。

再者,山茶花凋谢起来也很不留情面,明明还是花盛时候,却落得满地。

有些是一瓣一瓣的的落,有些甚至是一整朵一整朵的掉。

不论是白花种还是粉花种,乃至眼前这片红花种皆是如此。

似乎并不过分在意自己的美丽,只要开过,谢过,就好。

老宅的山茶只有红色的孤种,这种红山茶又红得不大一样,像是兑了几滴墨入朱色,有种冷漠寂然的美丽。

陈舍微怔怔的看着雪地中那一人身着赤红斗篷,乌发披落,美得像是花之精魂所化的山鬼之女。

遗世独立,自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