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来的郎君炊食又兴家 第144节(2 / 3)

加入书签

陈舍微一点皮都没破,居然还敢叫人进来反抗,简直是忤逆不孝到了极点!

“今天我就要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好好的教训教训你!”

点点白沫从他愤怒咆哮的口中喷洒而出,随之响起的却是一阵很密集的鞭炮声。

打鞭炮不奇怪,可这样密的炮仗必定是一串上有千百个,不是普通百姓家用得起的,听响动的远近,又似乎是在陈家门口放的。

陈舍刞有些奇怪,可陈砚儒正在气头上,哪里管这点声响。

鞭炮声还没绝,又是一阵响锣。

铜锣脆响可不似鞭炮有落寞之势,而是越来越响,越来越近,直直往这院里来了。

满屋子的人都下意识盯着院门,热烈的铜锣声停在门边,院门大开,随着管事走进来的是一个乐呵呵的大汉。

此时陈舍微外袍散乱,一只胳膊叫人钳着,身子还使劲抻出去要挡在樊寻和裘志前头,要替他们拦住挥下来的一刀鞘。

这混乱激烈的瞬间像是凝固住了一般,众人都不知所措,就连陈舍微都困惑的看着笑容满满的甘力,道:“大哥?”

听到陈舍微的称呼,陈舍刞忙挤过来替他整理衣襟,又咬牙叫几个没眼色的随从滚下去。

甘力的笑容在瞧见屋里的情景后凝了片刻,但又勉强的略略扬起,对着陈砚儒行了个揖手后,爽朗大笑道:“给按察使大人,知事大人道喜了。皇恩浩荡,赶在年前下来了赏,也叫你们赶着时候敬告祖先,也好与先人同乐。”

他说这话时,院门口进来一帮宫人模样的人,他们手上都还捧着金红锦布遮蔽的东西,看架势应该是赏赐一类的。

陈砚墨一听这等好事与陈舍微有关,只觉如坠冰窟,连面皮都一阵阵的发紧刺痛。

圣上的赏赐到,自然要一家子齐聚来跪谢。

陈砚墨就觉自己的魂灵浮在半空中,在一片寂静中,毫无情绪的看着陈舍微快步走出去迎接谈栩然,又木然的看着陈昭远欣喜的去搀扶蔡卓尔。

他都未觉察自己的肉身跟着众人一道跪下了,只觉得周遭的声音略微回归了一些,依稀听见有人在报一些名目,声音愈发清晰响亮。

“银二百两、吊屏、帛屏、门神各两副,金织罗衣各一袭、苎丝四表里、鲜猪一口、羊一腔、甜酱瓜茄一坛、酒十瓶、胡椒五十斤。”

真是奇怪,每一样他都听得明白,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

陈砚墨如在梦中,又如酒醉之人,脑子已经不大好了。

其他人可比他清醒的多,知道从南直隶而来的宫人所传圣旨上大赞陈舍微访薯育薯之功,不但给予如上的好处,还升他做了治农官,整个闽地的农事他皆可巡视插手。

陈砚墨先前只知江南一带有独设治农官,毕竟是鱼米之乡,国之粮仓,没想到陈舍微在闽地居然也能当上。

陈砚儒一开始还处在震惊之中,可当他听见圣旨中还附带夸奖了湖广按察使陈砚儒忠爱可嘉,对晚辈子孙教导有功,赐羊、酒、彩缎各数时,一向鲜有羞耻心的他也不免感到一阵难堪。

陈砚儒活到这个岁数上,还是头一回沾晚辈的光。

陈舍度偷偷抬起眼,就见陈舍微和陈砚儒同时起身,接旨时陈舍微还让了让陈砚儒,谁都听得出陈砚儒那两声笑有多么的干巴巴,陈舍微就是存心的!

“多谢林公公。”陈舍微的礼数倒是不错,陈砚儒还是担心他久在闽地没见过世面得罪了宫里人,顶着一张窘迫到发麻的老脸招呼着宫人进屋。

“原本前日就该来的,”这位面上无须的林公公笑道,“可杜指挥使着实热情,设宴款待,害得咱家生醉了一日,拖到今日才来。”

他说着望向陈舍微,“还望小陈大人体谅。”说完才扫了陈砚儒一眼,毕竟在这份旨意里,陈砚儒只是附带沾光的那个人。

这话令陈舍微一愣,下意识去看谈栩然。她正低眉敛目,做出一副恭顺之态来,觉察到陈舍微的视线,也只是稍稍勾了一下唇角。

陈舍微来不及细想许多,忙客套了几句,本想请人进屋好生款待一番,可林公公却一改陈舍微记忆中太监的印象,十分务实干练,喝过一盏茶后,就推辞要走了。

“可是夜已深重。”陈砚儒道。

“甘千户随行还有一百精兵,我怕什么?还要同甘千户去前千户所呢。”林公公看向陈舍微,笑道:“杜指挥使呈上去的奏疏上说,这种番薯北地也可种植?”

陈舍微点点头,毫无负担的道:“可以。”

“嗯,这都不急,先在闽地一带铺开来种,闽地素来少粮,若这番薯可解饥荒难题,整个泉州卫和你们陈家必定是史书留名啊。”林公公笑道。

听到这话,陈砚儒忙露出‘不敢不敢’的神色来,那恭敬,那谦卑,看得陈舍微一阵好笑。

第171章 残影和宽衣

甘力可算知道为何谈栩然让黎岱快马加鞭, 请他务必让宫中的赏赐于今夜至陈家祖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